第三十六章 诱拐张机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华佗告诉张机,以前的邓家庄就是一个普通宗族聚居地,一千多口人守着田地过活,辛辛苦苦一年勉强够温饱。

  以华氏药柜起步的邓氏家具坊,现在药柜和家具订单如雪,让邓家庄一半以上的人口参与其中,还网络了周边百里的木匠加入,无论匠人还是老弱人人有钱赚,是种植粮食的数倍收入。

  青壮们都以加入赵云的部曲为荣,第一批受训合格的800战兵整编成四屯十六队,现在第二批还有1300多人在接受训练。因年龄或训练不合格未能选上兵的青壮们都在运输大队,负责给合作伙伴和订货的商家们送货。订单一直都排得满满的,一个个收入都不菲。

  邓家庄的富户们纷纷建起小型配套工坊,雇佣工人承接家居坊的零部件订单,富户们天天想的是如何扩大规模,纷纷卖地而不是买地,村庄周边的良田都卖给宗族修建各类坊市和住宅区,邓家庄的规模已经扩大了三倍,新一期的规划是按万人规模的小城布局。

  邓家庄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从1000多人的规模,变成了5000多人,原本周边散落居住的人群纷纷依附邓家庄。

  邓家庄成为周边人的心中乐土,想种地邓家庄的土地租金低到难以想象,就像白送的,邓家庄人想的是有人帮我把地养着别变成荒地就成。

  有把子力气的,运输队有你干不完的活,愿意跟着运输队给客人送货上门更是收入翻倍,邓家庄及周边一半的青壮都在运输队做事。

  有手艺更是吃香,各类工坊最缺的就是手艺人,待遇优厚,一人养活一家都不成问题;原本参与邓家庄建设房屋、围墙、军营的各类工匠们,纷纷卖掉家产来到邓家庄生活。邓家庄有军队、有围墙、有工作、有钱赚,房屋可租可买可分,安全又充满希望,每天都有无数人前来投奔。

  年轻人的第一选择是去当兵,通过新兵训练营考核成为战兵,不仅是一家人的荣耀,也是加入邓家庄的捷径;战兵每月有饷银,外来战兵会在家属区分到一套房,家人能搬进去住,可以享受邓家庄人同等的各种福利,家人还能优先选择工作岗位;士兵们都想成为军官,那样家人将有机会被选入核心工坊区工作,一人的收入将会再翻好几倍。

  最早跟随早云的二十个亲卫中未婚的更是抢手货,周边的小宗族更是有人提出赵云让亲卫娶他们的女儿,愿意整族投效。把原本跟亲卫队员相好的邓家庄姑娘们急得不行,生怕赵云答应,赵云传话“婚姻自由,投效自主”,并直接以家属身份把姑娘们调进核心工坊,这件事才平息下去。

  华佗整理一下衣衫郑重地对张机说道:“这就是药柜、盐、酒三样物件背后的价值,不是因为它们都以华氏开头命名,而是它们让参与其中的人生活变得更美好,让我看到了解决土地兼并问题的希望。”

  看到华佗说出华氏开头的得瑟样,张机心里就羡慕嫉妒恨,随着三样物品的流传,华佗的名声必将后世长存,张机也心生一念想去邓家庄走走看看,见识一下华佗描述的一方乐土。看到张机上钩,华佗无意中露出狐狸般的微笑,跟赵云诱拐华佗成功时一模一样。

  当两个医学狂人凑到一起,消除隔阂之后,碰撞出无数学术火花,赵云就成那只最强壮的白老鼠,针灸、推拿、喝药、药浴样样齐全,当两人争执不下时,经常会出现一个折中方案,轮流在赵云身上试,看谁的效果好。

  虽然赵云被折腾得够呛,但也明显感觉到身体的进步,除了浑身散发的药味其他都很好。很快就过去了三天,离锦帆营集合的日子还剩下三天了。甘宁带着老二娄发和一份名册来找赵云,赵云看到一份从军候到伍长的详细军官名册。

  锦帆营编制四大屯加一个直属队,甘宁任君侯,姬木假君侯副之,第一屯屯长娄发,第二屯屯长赵元,第三屯屯长周虎,第四屯屯长甘茂,十六个队率全从领队和教官中选的人;直属队屯长沈弥,还选了五位教官当特战小队队率;剩下什长、伍长全是训练表现好的新人。

  一个假军候,二个屯长,二十一个队率,一共二十四名中高层全部换成了赵系军官,而且都是实权主官,和原本赵云与甘宁商量的副官和教官截然不同,甘宁这小子到底想做啥?

一方乐土。看到张机上钩,华佗无意中露出狐狸般的微笑,跟赵云诱拐华佗成功时一模一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