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亲军初成(上)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最先站起来发言的是邓展,他提出原亲兵屯编制100人是不够的,需要2屯200人,1屯跟随主公赵云,1屯留守邓家庄核心工坊区。邓家庄护卫队,成立1曲,编制600人,四爷任军候,兼管工坊区。护卫队3座驻军营,每座2屯兵马,每天1屯驻防,1屯到训练营集训。这样编制总共需要8个屯长,16个队率,80什长,80伍长;缺的4个队率可以从新人中选拔,可以更好地激励新人的进取心。

  牛金第二个发言,他同意邓展的编制想法,提出分兵种的想法,盾兵、矛兵、弓兵、骑兵四种,以队为单位,平时精练一种战法,战时相互配合。让新晋的亲卫们也像他们一样,精练一门五禽戏,力量和身体协调性会进步很快。牛金的想法有点术业专攻的意思,发挥各人专长,大家都点头表示认同。

  周水第三个站起来发言,他赞同邓展成立8屯800人都留下的想法,也赞同按队分兵种,但编制跟邓展的不一样。他是以作战配合分区,指出盾兵、矛兵、弓兵应该一体,相互配合战力更强。骑兵单独分队,由于短时间无法收集那么多战马,也可成立突击兵,负责攻坚和突击、撤退断后,做为最强的攻击力量,把2屯最优秀、敢战敢死之士集合中到这个队里,攥紧拳头才能克敌制胜。周水的发言让大家触动很大,都开始思考自己的定位和手下人适合的位置。

  第四个发言的是赵清,他提出在亲兵屯和护卫屯的基础上,成立新兵训练营,选拔适合带队的教官,专门负责新兵训练,可以为队伍源源不断输送合格兵源;同时提出他愿意当这个教官。

  第五个发言的是赵唐,提出应该设副职,屯设副屯,从队率中选拔,队设副职从什长中选拔,能更快的培养人才,为扩编储备足够的军官。这样就有8个副屯,16个副队率,同时副职协助新兵训练营工作,既能熟悉新兵,又能练习独立带队。这个哥哥还真不错,弟弟说负责建新兵训练营,他就把怎么选教官的方案给弄出来了。

  其他人也不甘示弱,在他们的基础上开始细化。有的提出按兵种编制进行全员选拔不局限于队内;有的提出要建立考核标准并提前公布;有的提出应该尽快确认军官,进而选兵,早日进行专项训练……

  赵云听完大家的发言,最后总结出如下要点:

  1、队伍分为三部分,亲兵屯、护卫队和新兵训练营。

  2、大屯制,每屯4队,分为盾兵队、矛兵队、弓兵队、突击队;设正副屯长,副屯长由突击队率兼任。

  3、每队设两副队率,从所属什长中选拔,需协助新兵训练营训练新兵。

  4、详细编制为:

  亲卫屯1屯,1屯长,4队率(1副屯长),20什长(8副队率),20伍长,共205人;

  护卫队3屯,3屯长,12队率(3副屯长),60什长(24副队率),60伍长,共615人;

  新兵训练营,设屯长1人、常驻什长10人、队率临时抽调,新兵训练营军官待遇与亲兵屯同一标准。

  所需军官屯长5人,队率16人(副屯长4人),什长90人(副队率32人),伍长80人,共计191人。

  5、新兵训练一个月计划不变,提前公布未来编制,并进行专项基础训练,让新兵们思考未来的定位,优胜劣汰,宁缺毋滥。

  赵云跟众人确认没有补充后,让大家讨论出各个兵种的选拔条件,明天公布编制后,各队长在队内公布。

  第二天训练场集合时,向全体新兵宣布将组建的兵制,当大家听到会留下800多人时,全场沸腾了,好多人心中都松了一口气我终于能留下了。

  算数好点的掰着手指头一算,发现屯长和队率加起来要21人,在场的队长只有20个,那从他们中间会选出1个队率,还有90个什长,这里面还会选出32个副队率,加起来就有33个队率级的军官。

  亲兵屯的队率月饷2000钱,副队率月饷1500钱,什长月饷1000钱新兵训练营军官待遇与亲兵屯同一标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