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招兵炼卫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赵云看到现场气氛在这两句话的带动下到达顶峰,当即宣布亲兵屯招兵。新募士兵将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训练,选择最优秀的100人,加入亲兵屯成为战士。亲兵屯按月发放饷银,战士每月100-300钱,伍长每月500钱,什长每月1000钱,队率每月2000钱,屯长每月3000钱。其余合格者进入邓家庄护卫队为卫士,每月发放的饷银是战士的一半;立功者再另行奖励。

  当亲兵和护卫每月都有饷银,而不是战时按人头、功劳发赏钱,这个待遇太好啦!赵云又抛出一个小小的诱饵,为期一个月的训练管食宿,每日三餐管饱;训练期间会不断淘汰,同时允许自行退出,离开者按照训练天数补发口粮。

  来看热闹的非邓家庄青壮也骚动起来,原本还担心自己选不上白费力气,现在不仅一天三顿管饱,没选上还发粮,世上还有这等美事,必须参加。当赵云说出征兵的三个要求后,很多人捶胸顿足。

  要求一:募兵年龄18-25岁,身体健壮。

  要求二:兄弟应募者需有子留家,家中独子者不收。

  要求三:有特殊本领者,前面两条可酌情量宽。

  赵云宣布有意应募者到征兵登记处报名,三天后统一开始训练。现场十个备好的招兵登记处一字排开,早已期盼多日的邓家庄青壮们蜂拥而至,在亲卫们的指挥下都排起长队,都以拿到有自己名字的新兵训练牌为荣;原本还在犹豫的外庄青壮,看到这个盛况,也纷纷加入排队大军。

  观礼的客人们,先是被亲兵的军容所震慑,又为赵云的招兵条件和政策所感叹,最后被现场的火爆报名场景所折服,原本还想用强取豪夺的方式拿到白盐秘方,看来不可能了,得回去跟族长详细汇报这一天的见闻,得尽力交好赵云和华佗。

  蔡氏、蒯氏、庞氏、黄氏四大家族的管事联袂而来找赵云,软磨硬泡非要赵云卖他们些“华氏仙酿”,不然回去没法向族长交代,还耍赖道:“不给就不走了!”,赵云被缠得实在没办法了,就顺水推舟答应送每人一瓶一两斤的华氏仙酿。

  分酒时发现找不到好看的酒瓶,赵云心中颇为遗憾,蒯家管事看出了赵云的遗憾,表示蒯家有陶器作坊,可以为华氏仙酿量身定制酒瓶,保证能与华氏仙酿相得益彰,赵云大喜当即表示要定制一斤、两斤、五斤和十斤四种酒瓶,拜托管事尽快把样品送来。

  最后众人都满意的离开,四大管事怀抱酒瓶,心满意足地随盐车离开,心里想着把酒献给族长升职的美事;拍到华氏雪花盐的跟着运盐车满意地走着;没拍到盐的恨不得插双翅膀马上到家,都想着要第一时间把粗盐送来,下一批华氏雪花盐自己一定要第一个拿到!

  招兵登记可把十个请来的读书人累得够呛,给每人的新兵牌写名字,还要在竹简上登记个人基本信息:姓名,年龄,哪里人,父母、兄弟、妻儿等基础情况,以便核实。

  还是邓元族长见到报名人太多,又找来十个人一共20人一起登记,才在天黑之前全部登记完,初步筛选掉不符合条件的300多人,共计还有853人。亲卫们看到这么多人参加新兵训练都乐坏了,离训练还有三天,消息传开后估计还有人来报名,应该会超过1000人,全部收下的话都够一部兵马了。

  赵云把邓元族长、赵四爷、吴普(华佗让吴普代他参加)、邓老七、亲卫们召集在一起,开始商议三天后的训练事宜,首要解决的就是食宿问题。

  第一环节讨论“食”,让大家思考半盏茶的时间,再轮流发言,亲卫们的焦点几乎都是吃什么,才能有力气完成高强的训练,唯有邓展提议组织因年龄超标无法报名亲卫选拔的邓氏猎人,由他们进山狩猎丰富肉食,甚至可以成立邓庄狩猎队,做为护卫队的后备和补充力量。最后形成决议:

  1、族长邓元总负责粮食问题;联系附近的战略合作伙伴购买粮食和鸡鸭猪羊等肉食,保证训练期间每顿都有肉汤,两天能有一次肉食。

  2、成立狩猎队,计划招收50人,由跟随赵云进山寻找华先生的猎人中,唯一因年龄超过30岁无法参与亲兵选拔的邓力当队长,负责进山狩猎和下河捕鱼,为新兵和邓家庄人补充肉食。

  3、成立食堂,地点设村内靠河区域,邓元族长寻找地点和安排人搭建,一个月内完工;在晒谷场旁搭建竹棚作为临时食堂;邓老七负责赶制长条桌和长条凳,要满足千人同食;组织村中妇女负责做饭,负责人邓展之妻邓周氏,大家对上次邓展家请客的饭食还念念不忘。

  第二环节讨论“住”,流程还是一样,大家先思考再轮流发言,赵云总结形成条文,再问大家是否还有补充,最后投票形成决议,赵云的目的有两个,充分达成共识,同时最大限度地让亲卫们成长,未来能够独当一面。最后形成决议:

  1、住的问题赵四爷总负责,邓老七副之;军队统一住在军营,分为训练营和驻军营。

  2、驻军营分设三营,邓家庄高强的训练,唯有邓展提议组织因年龄超标无法报名亲卫选拔的邓氏猎人,由他们进山狩猎丰富肉食,甚至可以成立邓庄狩猎队,做为护卫队的后备和补充力量。最后形成决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