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8 章 竹林会第1/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阿弥陀佛。”惠元寺的方丈是个眉目慈和的僧人,佛法精深,精通梵文。他进来就说:“敝寺听闻山下有人染病,已决意明日起,诵经十九日,并向百姓施药。”

  谢玄英道:“方丈慈悲。”

  “当不起。”方丈叹口气,道,“此事皆源贫僧的妄念。泉水本天赐,养万物之慈悲,偏生了痴念,取巧卖弄,佛祖也要怪。”

  是把所有罪责都背在了己头上。

  谢玄英然不能应,道:“贵寺布施粥药,赈济百姓,何来罪过?”

  方丈诵了佛号,微微松口气,转而说:“当务之急,是将杨柳池的水放干,免再误人性命。”

  “大师愿意配合,再好不过。”谢玄英记挂的也是此事,“不如趁夜放干,翻土重铸。”

  “便依谢郎所言。”方丈答应得痛快,却也有所求,“事关敝寺誉……”

  谢玄英道:“您说笑了,慈悲池中开莲华,是应有之义。”他看向另外两人,征询道,“二位说呢?”

  论起溜须拍马,官是赶不上宦官的。

  何掌班展开笑脸,连连赞道:“谢郎说得对极了,凤凰一来,莲华瞬开,看见太后礼佛之心感动佛祖,方有此盛景。”

  他遥遥一拜,“等亦是沐浴天恩呐!”

  潘宫正总是矜持些:“花开见佛性,再当宜不过。”

  方丈如释重负,合十诵佛号:“阿弥陀佛。”

  他步履轻松离去,剩下三人继续开会。

  潘宫正少不了和何掌班唇枪舌战一番。

  何掌班咬死司膳的失误,是她们思虑不周,给予宫人寒食,激出了病根,无论如何都要严惩。

  而潘宫正虽然肯背锅,却不肯背锅,被逼急了,就说:“不若如实上奏,请太后贵妃定夺?”

  谢玄英喝了两杯茶,才听他们达成共识。

  结果出炉:太后天恩,宫人得沐佛泉之水,奈何司膳考虑不周,未曾调整诸人的饮食,使得湿热化为寒气,生出病灶。

  故,罚司膳司上下,司膳起各降等一级,罚俸半年,提铃三日。其余染病的官思虑不周,罚俸一月。

  简而言之,两位妃嫔与太后身边的人,虽然也因为去杨柳池而染病,打狗看主人,饶过她们。

  六局一司背了所有的锅。

  双方达成一致,接下来就是治病。

  东厂负责筛查留下的工人,看看有无发病的,果然又找出数个宫人,她们生怕己被关押,病得也不重,就瞒了下来。

  潘宫正毫不手软,隐瞒不报的,帮助同伴隐瞒的,全部处罚。

  接着,她坐镇后方,负责每日向两位妃嫔汇报情况,处理一些琐碎的事情。又劝庄嫔和顺嫔抄经,为皇帝祈福。

  两位妃嫔本就和顺,不似丽嫔骄横,倒也听话,每天诵经磕头,祈求佛祖给己一个孩子。

  东厂则负责搜查外面的宦官,同样也抓到几个,辟出一间院子,将先关在柴房的人扔进去,允许送饭菜和药的人出入。

  之后,便是晨昏两次,向安小王爷请安,询病情,并传信回宫。

  谢玄英的工作已经完成,本回京,他怕过病气为由,留在了惠元寺。派人送信回宫,上报此灾情,当然了,不会明着说与惠元寺有关,是调查期间,“恰好”得知了难民染有疫病的消息。

  按照一般的流程,灾情上报后,皇帝会免除通州一带的官员进京朝见,同时勒令官员及时赈灾,依照疫情的严重程度,酌情免除当的一些徭役,缓征税粮,等等。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惠民药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