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岐州故人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此刻叶清杳浑身被雨水打透,又冷又湿,十分难受,心想江朔所言不错,便任由江朔牵着他的马儿行到大宅门口。

  二人到了门口,下马钻到门廊之下,叶清杳却忽然乐了,道:“溯之哥哥,今日又落脚的地方了。”

  江朔见她忽然变了一副模样,奇道:“清杳妹子,你认得这家主人么?”

  叶清杳指着门上匾额道:“这是你一位故人,溯之哥哥你怎么忘了?”

  江朔奇道:“我从未到过扶风,怎么会有什么故人?”他抬头看那匾额上写的是“岐阳全宅”。

  叶清杳道:“扶风县是天宝元年时改的名字,原来是叫作岐州,岐山南麓这一县因在山南故名岐阳。”

  江朔道:“岐州也好,岐阳也罢,我也没有故人啊……”

  叶清杳道:“溯之哥哥,我只道你记忆绝伦,怎么忘了北镇庙中斗法时第一阵的针师全行俭?”

  江朔一拍大腿道:“哦,是了!全大贤说他是岐州人,难道此地是全行俭的宅子!”

  叶清杳道:“当是他的别业,全大贤原在太医署供职,腾空子醉心医术,与京中诸位大贤都多有走动,他在长安城内的宅子我曾陪着腾空子去拜访过,彼时曾听他说祖宅在扶风岐阳。”

  江朔道:“天下全姓虽少,却也不算罕见,这可也未必是全大贤的宅子吧。”

  叶清杳道:“我自有我推断的道理,我们先叩门看看是也不是。”

  说着她叩响门环,等待应门的空档,叶清杳对江朔道:“岐山乃我华夏医学发轫之始,相传《素问》中与黄帝对答的岐伯就是岐州人,因此岐州自古以来就多出大医。不过全大贤却非出自杏林世家。”

  江朔奇道:“我听说医师多是家传,这位全大贤的针术甚是高明,居然不是祖传的?”

  叶清杳见还没人来应门,有用力扣了两下门环,继续道:“全家是岐州豪族,历代都是替天子牧马的,你看此地原野开阔,可不就是岐阳牧马地么?”

  江朔回想一路来在闪电招曜下所见的原野情景,道:“我只道养马场都在塞外,没想到紧邻京畿就有马场。”

  叶清杳道:“大唐天子最重马政,在关内设有多处马场,岐阳是其中最大的,历任岐阳坊监都出自全家,不过全大贤却独好针灸之术,他师从许州鄢陵崔家,虽非崔知悌的亲传弟子,却最得崔氏针术之妙,太医署中称针术第一。”

  江朔点头道:“难怪当年北镇庙中,汉医与新罗医师斗法,会由全大贤打头阵。”

  正在此时,大门边开了个小角门,一老仆人探出头来,问道:“哪里来的蛮子?深夜叩门所为何来?”

  因江朔和叶清杳都是南诏白蛮的打扮,因此那老仆叫他们“蛮子”。

  叶清杳叉手道:“老丈请了,请问此处此处可是全行俭全大贤的宅邸?”

  那老仆愣了一下,对江朔和叶清杳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疑惑地问道:“两位识得我家主人。”

  叶清杳颇得意地望了江朔一眼,仿佛说:“看我猜对了吧?”转头对那老仆叉手道:“老烦老丈通禀一声,故人来访。”

  那老仆人不耐烦地道:“隔三差五便有‘故人’来访,照此通禀我可要被家主骂哩。”

  全行俭名声在外,虽然退归故里,但每日里来拜访的人络绎不绝,求医的有之,求学的有之,全行俭对此不胜其扰,因此吩咐守门的仆人须得问清了才能通禀。

  叶清杳叉手道:“就说是当年北镇庙并肩作战的故人。”

  那老仆显然知道北镇庙之事,他闻言一惊,自言自语道:“我只听说那日去北镇庙的有苗医、有羌医,却不知道还有蛮子呢。学发轫之始,相传《素问》中与黄帝对答的岐伯就是岐州人,因此岐州自古以来就多出大医。不过全大贤却非出自杏林世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