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章 一家独大的儒家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国子监。</p><p>当墨顿再次踏入国子监中的时候,不由感慨连连,他虽然只在国子监中一年的时间,却是他极为难得回忆。</p><p>“那就是墨家子?”一众监生看着迈入国子监的墨顿,纷纷指指点点,墨顿虽然已经毕业,但是他留在国子监的传奇却仍旧在一众监生中流传。</p><p>“的确是他!”一些老监生郑重点头道,墨顿毕业之后,依旧会有一部分国子监生继续学业,对于当年国子监的风云人物,他们又岂能会认错。</p><p>“听说,这一次墨家和儒家联合推广言同音,却因为重修国文一事再次闹翻?”一个消息灵通的监生传着八卦道。</p><p>“天下学院本就归国子监管辖,重修国文本就是祭酒之职责,他墨家子又岂能擅自干涉。”一个新生看墨家不满,冷哼道。</p><p>“一个墨家自然不被儒家放在眼中,可是其他百家加在一起,那就不一样了。”老生看着迎面走来的一众人马,不由脸色凝重,而为首之之人,他可是极为熟悉。”</p><p>“律学博士韩夫子!”</p><p>韩夫子可是当年的国子监的支柱,可惜最后不满李世民大赦死囚之事,最终愤然辞职,随后隐居墨家村,在墨刊上开办法制专栏,屡屡指出冤假错案,身受天下之人追捧。</p><p>“道家太史令李淳风!”</p><p>“医家孙思邈!”</p><p>“卢国公程咬金!”</p><p>“史家颜师古。”</p><p>“公输家!”</p><p>………………</p><p>这几位都是位高权重要么德高望重,而其中除了墨家子之中还有两个年轻的脸孔,那就是魏王李泰,和毫无存在感的算学一脉的代表祖名君。</p><p>一个个百家人物竟然齐聚国子监,自然是为了百家之议,孔颖达为了彰显儒家的地位,直接将百家之议的地点定在了国子监中。</p><p>“诸位百家能来国子监,实在是蓬荜生辉。”孔颖达坐镇主场,落落大方道。</p><p>“是我等唐突了。”李淳风稽首道。然而一众百家之人口上说唐突,身体却极为诚实,简直是纷涌而来,毕竟这可是关系百家未来的命脉,自然不敢又丝毫的疏忽。</p><p>“诸位请坐!”</p><p>孔颖达大手一挥道,遥领众人来到了一个大圆桌之中。</p><p>众人坐定,然而却发现孔颖达并未坐在主位,而是请魏王李泰来到了主位。</p><p>李泰咳嗽一声,装着老持沉重道:“本王今日前来,乃是代替父皇传旨,我大唐以教化为本,重修国文务必教化百姓礼仪,遵纪守法,忠君爱国,于民有利,于朝有利。”</p><p>李泰说完,孔颖达起身拱手赞同道:“陛下英明。”</p><p>其他百家纷纷起身附和,然而墨顿和众人都明白,这是李世民在敲打一众百家,不能只顾百家的利益,而不顾朝廷和百姓,毕竟世家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李世民也不可不防着百家。</p><p>“国学之事,全权拜托给孔祭酒了!”李泰朝着拱手道。</p><p>孔颖达神色肃穆,朗声道:“多谢陛下新任。老臣定然不会让陛下失望。”</p><p>至此百家之议正式开始。</p><p>“小学一共六年,半年为一学期,共十二本国文,此次重修国文旨在乃是为朝廷培养可用之人,开启民智,希望各位精诚合作,共襄大举。”孔颖达环视四周,率先定下基调道。</p><p>“既然是十二本,正好和我等在座的人数相当,不若每半年学一个百家学说如何?”孔颖达话音刚落,程咬金就大大咧咧的说道。</p><p>孔颖达顿时气得一佛出窍,二佛升天,若是每家学半年,那他还召开百家之议为何,又置儒家独尊之位为何地。</p><p>孔颖达还未反驳,就看到墨顿主动说道:“程伯伯有所不知,小学前两年大都在识字,根本读不懂百家学说,更别说投笔从戎,以身报国了,。”</p><p>程咬金这才恍然道:“这么说,处默小时候挨的那些打都委屈了?”&l;“国学之事,全权拜托给孔祭酒了!”李泰朝着拱手道。</p><p>孔颖达神色肃穆,朗声道:“多谢陛下新任。老臣定然不会让陛下失望。”</p><p>至此百家之议正式开始。</p><p>“小学一共六年,半年为一学期,共十二本国文,此次重修国文旨在乃是为朝廷培养可用之人,开启民智,希望各位精诚合作,共襄大举。”孔颖达环视四周,率先定下基调道。</p><p>“既然是十二本,正好和我等在座的人数相当,不若每半年学一个百家学说如何?”孔颖达话音刚落,程咬金就大大咧咧的说道。</p><p>孔颖达顿时气得一佛出窍,二佛升天,若是每家学半年,那他还召开百家之议为何,又置儒家独尊之位为何地。</p><p>孔颖达还未反驳,就看到墨顿主动说道:“程伯伯有所不知,小学前两年大都在识字,根本读不懂百家学说,更别说投笔从戎,以身报国了,。”</p><p>程咬金这才恍然道:“这么说,处默小时候挨的那些打都委屈了?”</p><p>一众百家之人顿时啼笑皆非,恐怕唯有程咬金这个棒槌才让一个六岁稚童学习兵书。</p><p>墨顿不由一捂脑袋,深深为程处默默哀。</p><p>“既然兵书不行,那些边塞诗应该可以教吧!”程咬金恼羞成怒道。</p><p>“这个可以!”孔颖达大手一挥,点头同意,不想和程咬金这个棒槌多扯皮。</p><p>李淳风见状朗声道:“老庄学说博大精深,无为而治,此乃天下精华,自当普及天下百姓。”</p><p>孔颖达反驳道:“逍遥和无为,若是天下道士日益增多,百姓潜心修仙,于国于民又有何好处,而且你以为一个懵懂学子又岂能明白老庄之学?”</p><p>“墨家……。”</p><p>墨顿刚刚出言,孔颖达就大手一挥道:“不是老夫故意为难墨家,就以墨家的墨技来说,没有十年磨炼恐怕很难有所成就,更别说几岁稚童,你以为人人都是天资聪慧的武媚娘。”</p><p>墨顿张了张嘴,正想要反驳,却发现有些无言以对,墨家学说的确是太过于晦涩一点。</p><p>“不过墨侯的三字经倒是有可取之处,可以作为刚入学的学子启蒙所用。”孔颖达高傲道,仿佛让墨家占了多大的便宜,然而三字经却是整个天下稚童人人皆用的启蒙之物,小学若是想要有所成就,那就根本离不开三字经!”</p><p>墨顿看似无奈的点了点头道:“除了三字经之外,墨家的兼爱非攻理念必须纳入国文。”</p><p>“可!”孔颖达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p><p>然而祖名君则诧异的看了墨顿一眼,这可是不像是墨顿的风格,不过他心中虽然疑惑,但是并未露出任何疑惑。</p><p>“世间多有巫医骗人,老夫希望国文之中宣扬医家,宣扬卫生知识,若是生病及时就医看大夫,以免贻误终生。”孙思邈语重心长道。</p><p>若是其他大夫这么说,定然是有招揽生意的嫌疑,然而孙思邈说出此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