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章 驿站利弊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吾等参见陛下!”</p><p>第二日早晨,太极殿百官云集,李承乾带领百官行礼。</p><p>李世民出游两个月有余,如今归来,自然百官都要前来觐见,就连一向不参加朝会的墨顿,也得乖乖的前来等候。</p><p>“诸位爱卿请起!”李世民朗声道。</p><p>“多谢陛下。”百官起身站定,看到熟悉的李世民的身影,原本太子监国的生疏感顿时一扫而空。</p><p>李承乾太子监国的时候,他们需要顾虑的事情太多,李世民在位,他们只需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即可。</p><p>“启禀父皇,儿臣有本奏。”百官站定之后,李承乾率先出列道。</p><p>“准!”李世民淡淡的道。</p><p>李承乾道:“父皇离宫之时,曾经让孩儿监国,如今父皇已经归来,还请父皇收回孩儿监国一职。”</p><p>李承乾此进奏可以说是恪守本分,李世民已经回宫,他配合移交监国一职也是顺理成章。</p><p>李世民摇摇头道:“此事不急,朕命你监国,最大的原因就是锻炼你的处理政务的能力,如今你监国两月有余,让朕看看你的成绩如何?”</p><p>“还请父皇考核!”李承乾心中一突道。</p><p>李世民环视众臣,缓缓道:“监国一职,乃是确保朕在离京之事,朝堂运转正常,三省?”</p><p>李世民将目光投向百官为首的房玄龄,房玄龄躬身道:“启禀陛下,太子监国期间,三省运转一切正常。”</p><p>魏征和长孙无忌纷纷点头,称赞李承乾监国期间的表现。</p><p>“六部呢?”李世民不可知否的点了点头,继续问道。</p><p>礼部侍郎令狐德棻朗声道:“回陛下,礼部运转一切正常,如今天气转冷,之前派往西域的使节也已经纷纷踏上归途。”</p><p>“刑部在太子见过期间并无一件冤假错案,也未有以权徇私枉法之举。”李道宗郑重道。</p><p>“民部之中,各部的钱财都已经拨付完毕,国库更有不少结余,全赖太子殿下调度有功。”戴胄硬着头皮道。</p><p>国库之中之所有有结余,就是因为李承乾改革驿站之后,国库不再拨付大量的钱财来填补驿站这个无底洞,这部分钱自然就剩下来不少。</p><p>“哦,没有想到太子竟然也有如此理财的才能。”李世民状似无意的看了李承乾一眼道。</p><p>“太子殿下何止有理财之能,而且简直就是财神下凡点石成金,竟然让原本亏损钱财无度的驿站日进斗金。”</p><p>“太子殿下一力主张改革驿站,每年为朝廷节省数万贯的钱粮。”</p><p>“更难得的是,驿站通信为天下百姓送信,让天下百姓免遭思念之苦,可谓是仁政呀!”</p><p>“臣等离家多年,已经很久没有回到家乡,昨天还接到了家中亲人的书信,实在是喜不胜收。”</p><p>………</p><p>一时间朝堂之中对于李承乾改革驿站的称赞之声,这其中自然有真心夸奖,也有不少不怀好意的捧杀。</p><p>然而众人越夸奖,李承乾心中越是不安,要知道他改革驿站可是没有经过李世民的同意。</p><p>“哦,竟有此事?”李世民状似惊奇道。</p><p>李承乾心中一慌,连忙出列道:“孩儿正准备向父皇请罪,此次驿站改革孩儿未经过父皇的允许,又加上擅自免职驾部郎中,还请父皇责罚。”</p><p>李世民看到李承乾恭谨的样子,不知怎么回事竟然心中有些失落。</p><p>他当年像李承乾这么大的时候,可是已经开始骑马打天下了,然而李承乾却越来越一副老持成重的样子。</p><p>相比之下,他更喜欢墨顿那小子的鲶鱼属性,到哪里都能搅的天翻地覆。他虽然不停的帮他墨顿在后面兜底,对他更是连罚带坑,心中却没有一丝生气的意思,反而别有一番滋味。</p><p>李世民意兴阑珊道:“太子何罪之有,朕临走之时就曾经将天下托付给你,没有军国要事一言而决即可,你改革驿站也是出于一片好意,为了解决朝廷财政负担而且颇有成效。至于驾部郎中之事,其既然称病告老,那就朝廷多加赏赐即可,不可让老臣寒了心。”</p><p>“臣等多谢陛下的爱护之心。”一些老臣躬身感谢道。</p><p>然而一些重臣却心中不由若有所思,李世民如今虽然全力维护李承乾,但是一个强大的太子又需要处处维护,就像墨家子一样,每天敲打一遍都不嫌多,又岂能还去维护。</p><p>李世民越是维护李承乾,众臣越是知道李世民对如今的李承乾还不满意。</p><p>李承乾自然也察觉了到了这股异常,不由脸色难堪了几分。</p><p>墨样子,不知怎么回事竟然心中有些失落。</p><p>他当年像李承乾这么大的时候,可是已经开始骑马打天下了,然而李承乾却越来越一副老持成重的样子。</p><p>相比之下,他更喜欢墨顿那小子的鲶鱼属性,到哪里都能搅的天翻地覆。他虽然不停的帮他墨顿在后面兜底,对他更是连罚带坑,心中却没有一丝生气的意思,反而别有一番滋味。</p><p>李世民意兴阑珊道:“太子何罪之有,朕临走之时就曾经将天下托付给你,没有军国要事一言而决即可,你改革驿站也是出于一片好意,为了解决朝廷财政负担而且颇有成效。至于驾部郎中之事,其既然称病告老,那就朝廷多加赏赐即可,不可让老臣寒了心。”</p><p>“臣等多谢陛下的爱护之心。”一些老臣躬身感谢道。</p><p>然而一些重臣却心中不由若有所思,李世民如今虽然全力维护李承乾,但是一个强大的太子又需要处处维护,就像墨家子一样,每天敲打一遍都不嫌多,又岂能还去维护。</p><p>李世民越是维护李承乾,众臣越是知道李世民对如今的李承乾还不满意。</p><p>李承乾自然也察觉了到了这股异常,不由脸色难堪了几分。</p><p>墨顿不由叹息一口气,李承乾还是自信不够,畏首畏尾,他拥有如此大功在手,却因为罢免一个驾部郎中而负荆请罪,如此患得患失,又岂能让李世民满意。</p><p>很快这场大朝会都在百官复杂的心思中结束,随着百官退下,而作为太子的李承乾却被单独留了下来。</p><p>“你可知道我为什么单独将你留下。”李世民昂然起身,不怒自威道。</p><p>“儿臣愚钝,还请父皇指点。”李承乾垂首道。</p><p>李世民冷哼一声道:“驿站每年靡费颇多,你以为用驿站为天下百姓通信的奏折自古以来没有提出来么?然而却没有被历代王朝所接受,你可知道为什么?”</p><p>“儿臣不知!”李承乾老老实实的摇头道。</p><p>“其一,之前的奏折大都是侃侃而谈,根本空无一物,并无切实可行的计划,他们可没有你这么好的运气。”李世民意有所指的看了李承乾一眼道。</p><p>李承乾有屡出奇计的墨家子出谋划策,算学独步天下的沈夫子求其规划蓝图,有着丰富转运经验的苏定方为其奔走四方,驿站改革已经有了成功的基础。</p><p>李承乾不由心中一紧,顿时知道自己的举动都被李世民看破。</p><p>“孩儿居墨顿之功为己有,还请父皇责罚!”李承乾连忙请罪道。</p><p>“你是太子,乃是未来的储君,采纳臣子的主意本就是天经地义,也是他们的荣幸,当然功过自然也由你一力承担,你让朕没有失望的是,牢牢的抓住了这次机会,就连朕也不得不说,驿站之事你做得不错。”李世民感叹道。</p><p>邮票制度可以说是神来之笔,一个集邮之风让驿站通信火爆大唐,可是单凭送信根本维持不了驿站的开支,而且增加了这么多的驿卒送信,更又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弄不好恐怕还会开支更大,这也是历代王朝没有选择驿站通信的原因。</p><p>但是再加上墨刊和儒刊这两个现金流,顿时形势立转,驿站的收入一下子暴增了不少,这才堪堪维持驿站的收支平衡。</p><p>“这些当不得父皇夸奖,是孩儿侥幸而已。”李承乾得到父亲的肯定,竟然有种鼻头一酸的感觉,他并非不知道自己一力改革驿站的风险,但是他依然如此之做,不单是为了在众臣面前证明自己之外,还有一个就是希望得到李世民的肯定。</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