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九章 反响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佛家主动上折自救的消息,可是天大的消息,墨刊和儒刊昨天就已经得知,自然连夜加班刊印,然而早朝刚刚结束,另一个重磅消息传来,道家亦决定放弃特权,和佛家同样待遇。</p><p>迫不得已之下,两家刊物自然再次追加特刊,简直折腾坏了墨三等人。</p><p>“新一期的墨刊出炉了,”</p><p>“佛家自救,道家改革。”</p><p>“佛道两家锐意进取,两家学说已臻完美。”</p><p>……………………</p><p>既然佛家和道家已经主动牺牲自己的利益,墨刊自然不会吝啬溢美之词来宣扬两家的高风亮节。</p><p>儒刊自然同样进行了同样的报道,只不过两家都特意避开儒家之事,一时之间,长安城之中,佛家和道家的声誉飞涨。</p><p>道观和寺庙的信徒如织,不少富裕的信徒,都纷纷留下不菲的香火钱。</p><p>看到自己寺庙之中,暴增的信徒,长安城各寺庙之中,原本对佛家自救方案不满的僧人也渐渐的消散了心中的芥蒂。</p><p>诚然,如慧园大师所说,佛家就是放弃了免税特权,依旧可以存活发展,影响并不大,相比之下,香火钱才是大头,佛家的这次决定可以说正确无比。</p><p>而且等到了朝廷和佛家撕破脸,到那时佛家恐怕损失更加惨重。</p><p>而相比之下,道家损失更小,而收益更大,可以说做了一件再划算不过的交换了。</p><p>孔府之中,一片死寂,都不敢相信道家竟然如此去做。</p><p>“这有什么不敢相信的,道家倒是走了一步好棋。”孔德胜感慨道。</p><p>“那我孔家?”一旁孔惠索皱眉道。</p><p>孔德胜冷笑道:“孔家又如何,你以为儒家还能是我孔家所能控制的么?只要我恐怕胆敢上书放弃举人秀才的特权,恐怕我孔家立即就会被天下儒生所抛弃,墨家有墨技,日进斗金,佛道两家还有香火钱,坐地收财,我儒家有什么,要是放弃免除田赋,难道我等书生饿死不成!”</p><p>“那我儒家岂不是成为了众矢之的。”孔惠索担忧道。</p><p>孔德胜毫不在意的挥挥手道:“怎么会成众矢之的,不是还有医家的么?”</p><p>“医家?”孔惠索不解道。</p><p>孔德胜点头道:“据我所知,墨医院虽然和墨家有联系,但是早已经独立出来,根本没有交过税,有医家在,儒家自然无碍。”</p><p>孔惠索不由呆了呆,医家之所以没有交税,乃是因为墨医院乃是新兴之物,即不属于田税,又不属于商税,根本没有征收的条例和标准,再加上孙思邈坐镇长安城,乃是长孙皇后的御用医师,户部自然不会不识相的去找医家的麻烦。</p><p>“医家也不顶用了,刚才医家孙思邈已经进宫,请求放弃医家免税特权。”孔颖达大步踏入孔府之中,喘了口气道。</p><p>孔德胜几乎想要破口大骂,此乃佛道之间的较量,怎么医家还掺和进来了。</p><p>况且医家放弃免税特权自然无碍,毕竟医院乃是天下最不能讲价的地方,标价多少,收费多少,绝不还价,哪怕是交了税,也能在药价上加回来。</p><p>“那陛下也同意了。”孔惠索连忙问道。</p><p>孔颖达摇摇头道:“那倒没有?陛下勉励医家一番,认为医家刚刚复兴,;p>孔惠索不由呆了呆,医家之所以没有交税,乃是因为墨医院乃是新兴之物,即不属于田税,又不属于商税,根本没有征收的条例和标准,再加上孙思邈坐镇长安城,乃是长孙皇后的御用医师,户部自然不会不识相的去找医家的麻烦。</p><p>“医家也不顶用了,刚才医家孙思邈已经进宫,请求放弃医家免税特权。”孔颖达大步踏入孔府之中,喘了口气道。</p><p>孔德胜几乎想要破口大骂,此乃佛道之间的较量,怎么医家还掺和进来了。</p><p>况且医家放弃免税特权自然无碍,毕竟医院乃是天下最不能讲价的地方,标价多少,收费多少,绝不还价,哪怕是交了税,也能在药价上加回来。</p><p>“那陛下也同意了。”孔惠索连忙问道。</p><p>孔颖达摇摇头道:“那倒没有?陛下勉励医家一番,认为医家刚刚复兴,正是继续发展之时,待医家遍布大唐之时,再商议此事也不迟。”</p><p>“呼!”孔德胜重重的松了一口气,侥幸道:“那就好!”</p><p>要是医家还同样放弃免税,那儒家恐怕要慎重考虑此事了,既然如此,儒家还可以再拖几年。</p><p>长安城中,议论纷纷,有关诸子百家的消息可以说一重接一重,众人不由连连感叹,百家之争乃是何等的激烈。</p><p>曲江边上,李云傲然的看着即将合拢的拱桥,哪怕这座桥还为建成,他已经在长安城的桥梁界留下了赫赫的威名。</p><p>他手持墨家村的万贯钱财的支持下,所用的材料都是上等的,再加上高价聘请来的能工巧匠,辅助于墨家村的先进的机械,非但进度大增,而且质量都是上乘,让长安各界都交口称赞。</p><p>“少爷,这是今天的墨刊!”老仆人等待李云巡视一遍工期之后,立即奉上今天的墨刊。</p><p>他来到长安城之后,最让他欣赏的就要说墨刊,足不出户,即可通宵天下新闻,让他不禁大开眼界。</p><p>甚至在长安城还流传着这样一个童谣,叫墨者不出门,便知天下闻,让他颇为感慨。</p><p>虽然长安城之中还有儒刊,但是相比于遍布大唐的墨家子弟带回来的消息,儒刊的消息可以说落后了很多。</p><p>再加上李云虽然看墨家子不顺眼,但是看儒家更不顺眼,相比之下,自然还是选择墨刊。</p><p>“佛家自救,道家改革!”</p><p>李云郑重的看着今日的头版头条的消息,不禁心生触动,一直以来,他都是反对墨家子的改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