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四章 外交和阅兵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墨祭酒谁要你赴汤蹈火,先帮本官巩固丝路之后,本官决不食言,定然会放你会兵部。”令狐德棻不放弃道。</p><p>墨顿哈哈一笑道:“令狐大人厚爱了,小子就是在军伍也能帮到令狐大人。”</p><p>“哦!”令狐德棻闻言,不由心中一动。</p><p>“小子纵观史书,看遍诸朝使节与外国交往的记载,发现了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规律。”墨顿郑重道。</p><p>令狐德棻闻言郑重道:“愿闻其详。”</p><p>此刻就连李世民也不禁侧耳听来。</p><p>“弱国无外交!”墨顿一字一顿道。</p><p>“当初苏秦张仪之所以又如此威势,其所依靠的背后强大而国势,西汉前期的国力弱小,那时西汉的外交可是说极尽屈辱,冒顿辱吕后,和亲嫁公主。</p><p>而后汉武帝之后,汉朝强盛,张謇凿空西域,班超三十六骑阵斩匈奴,平定西域诸国,所靠的仅仅是这三十六人么,而是班超背后强大的汉朝。”墨顿激昂道。</p><p>不少重臣也纷纷点头。</p><p>“小子认为,乱世战争,盛世外交,如今大唐已经堪比汉武时期一般强大,一味地只会发动战争,只会让我大唐如汉武一样急剧衰落,此刻礼部的外交的重要性将远胜兵部。”墨顿郑重道。</p><p>就连令狐德棻也不禁心动,他已经身居高位的老狐狸,却被墨顿的这个毛头小子说的心潮澎湃,如果礼部能够如班超一般在平定西域中立下汗马功劳,那他礼部的权势定然倍增。</p><p>“乱世战争,盛世外交!”</p><p>“一人足抵万军!”</p><p>李世民也不禁意动,如果能够出动一个使节就能达到出动大军的效果,怎能不让他心动,毕竟吐谷浑此战已经几乎将大唐的国力耗空。</p><p>“哪怕大唐出使一个小吏,所代表的乃是我整个大唐,我大唐强,则使节强,要想稳定丝绸之路,我大唐当务之急的并非是让往西域诸国派遣使节,而是向西域诸国展现我大唐的强大的武力。”墨顿激昂道。</p><p>“不可,我大唐刚刚进行大战,国库空虚,如何能够再支撑一场战争。”戴胄闻言,急忙反驳道。</p><p>他可是害怕李世民被墨顿这小子一鼓动,再来一次征服西域的战争,其他官员也不善的看着墨顿,这小子西征之后,变得异常的好斗。</p><p>墨顿连连摆手道:“展现武力可并非只有战争,比如说大阅军!”</p><p>“大阅兵?”</p><p>满朝众臣一个个都不解的看着墨顿,就连李世民也是一头雾水。</p><p>墨顿一脸感慨,犹如陷入回忆道:“大阅兵的灵感乃是小子见到出征之前陛下校阅三军场景有感而生,陛下校阅三军的英姿至今让小子震撼不已,若不是陛下需要坐镇长安城,御驾出征亲临吐谷浑,伏允定然会不战而降。”</p><p>群臣目瞪口呆的看着一脸吹捧的墨顿,不由的露出鄙视的神情,就连不少文官更是在心底暗骂:“马屁精。”</p><p>就连李世民也不由一阵脸红,心底却十分的受用。他南征北战,平定天下,军事才能自然是天下公认,甚至在西征之际,连他也都在不断的推演,如果自己出征会如何排兵布阵,只可惜自从他登上皇位之后,想要亲自领兵恐怕机会已经不多了。</p><p>“当时小子就想,如果世人若见到陛下的英明神武,定然拜服在陛下的脚下,天下归心,于是小子就有一个设想,如果陛下在长安城中,举行一次声势浩大的阅兵,陛下站在朱雀门下校阅三军,三军将士向陛下宣誓,数万大军横穿长安城归营,便邀天下百姓,外国使节观看,百姓见我大军威武,定然有荣于焉,心生报国之心,他国使者见我大唐赫赫武力,定然心生畏惧,再无反叛之心。”墨顿亢阅三军场景有感而生,陛下校阅三军的英姿至今让小子震撼不已,若不是陛下需要坐镇长安城,御驾出征亲临吐谷浑,伏允定然会不战而降。”</p><p>群臣目瞪口呆的看着一脸吹捧的墨顿,不由的露出鄙视的神情,就连不少文官更是在心底暗骂:“马屁精。”</p><p>就连李世民也不由一阵脸红,心底却十分的受用。他南征北战,平定天下,军事才能自然是天下公认,甚至在西征之际,连他也都在不断的推演,如果自己出征会如何排兵布阵,只可惜自从他登上皇位之后,想要亲自领兵恐怕机会已经不多了。</p><p>“当时小子就想,如果世人若见到陛下的英明神武,定然拜服在陛下的脚下,天下归心,于是小子就有一个设想,如果陛下在长安城中,举行一次声势浩大的阅兵,陛下站在朱雀门下校阅三军,三军将士向陛下宣誓,数万大军横穿长安城归营,便邀天下百姓,外国使节观看,百姓见我大军威武,定然有荣于焉,心生报国之心,他国使者见我大唐赫赫武力,定然心生畏惧,再无反叛之心。”墨顿亢奋道。</p><p>“朱雀门下校阅三军!”李世民顿时眼睛一亮,久不征战的他不禁意动。</p><p>“如此一来,天下百姓归心,异国震恐,再配合礼部培养的忠君爱国的纵横之士,周旋于列国之中,我大唐不费一兵一卒,定能平定天下。”墨顿的一番解释,当时让朝堂众臣了解阅兵的潜在的好处。</p><p>“炫耀武力!”</p><p>众臣明白墨顿的意思,尤其是令狐德棻更是眼睛一亮,异国使者亲眼看到大唐的武力,归国后亲口述说大唐的强大,可比道听途说的更有可信度,再加上大唐使节的手段,定然能够获得最大的收获。</p><p>李世民眼神一闪,不禁意动道:“诸位爱卿,认为此大阅兵是否可行?”</p><p>侯君集当即出列赞同道:“臣附议,如此一来我大唐不损一兵一卒,又可威慑他国,实乃良策。”</p><p>大阅兵乃是炫耀军方武力,对于军方最为有利,他作为兵部尚书,自然大力支持。</p><p>“墨侯的确是有仁爱之心,如此一来本需要战争才能解决之事,一个使节足以完成,实乃天下人之福。”魏征也是赞同道。</p><p>“异族畏威不畏德,若是让我异族见识到我大唐的赫赫武力,一骑使节定然能让西北传檄而定。”</p><p>礼部侍郎令狐德棻更是激动的不能自已,有朝廷大军的支持,礼部的使者定然无往而不利,此乃礼部崛起的最大契机,当下更是不遗余力的支持。</p><p>民部尚书戴胄也是连连点头,一个阅兵仪式和相对于一场战争相比,所需的钱财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而且此举若能够一举控制丝绸之路,对于民部来说,定能获得更大的收益,如此一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