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四章 问世间情是何物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当墨顿在西山山谷之中,制作一声声惊雷之时,</p><p>在长安城中,同样又一声惊雷炸响,那就是梁祝大结局了</p><p>又到了旬日!这一次墨刊并未延迟,天一亮,墨刊就已经提前送到了大街小巷。</p><p>整个长安城百姓拿起墨刊,立即静止下来,一个个沉浸在其中。</p><p>当看到祝英台哭灵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心有戚戚,心软之人泪眼婆娑,马家逼嫁的时候,全城咒骂马文才。</p><p>然而哪怕是所有人都在期盼,最不愿意见到的一个情节出现,那就是祝英台被逼无奈,最终答应嫁给了马文才。</p><p>“………………英台要白衣素服祭兄坟。”这时祝英台答应嫁人的唯一要求。</p><p>“孝衣红妆!</p><p>所有人都不由的深吸一口凉气。自古以来红白之事,历来相冲,以往如果遇到这类的事情,往往都会双方协商,将日期错开,以免冲撞。</p><p>然而,祝英台却在大喜之日,外传嫁衣,内穿孝服,这样的剧情极为不合礼教,但是正是这样的冲突,却让所有人记忆犹新。瞬间对祝英台的的好感升到了极点。</p><p>“既然事已至此,那为何祝父还要逼迫祝英台出嫁呢?”街口之处,李老实叹声道。</p><p>所有人默然!众人心中都明白怎么回事,但是却无一人说出口。</p><p>也许梁山伯和祝英台之间本身就是悲剧,只是墨家子为其赋予了太多对美好爱情的寄思。</p><p>不少开明之士,此刻这才发现原来看似美好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何等的残酷,哪怕梁祝二人情比金坚,以死抗争,然而最终的结局却依然没有能够改变。</p><p>“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双方自愿!此刻,我等才真正理解墨家子的用意!”无数年轻人心中庆幸道。</p><p>墨顿的全力抗争争取来的双方自愿,虽然只是给男女争取了一个签字的机会,但是却让男女有了一丝抗争的手段,而不是向梁祝那样,毫无还手之力,只能被动接受。</p><p>一些老人看此也不禁心有戚戚,不少人更是心中惭愧,祝英台的父母又何止是个例,这样的父母恐怕在大唐比比皆是。</p><p>“也许梁祝生在此时,结局或许会不一样?”众人心中豁然升起这样一个这样的念头。</p><p>随着剧情的发展,祝英台的轿队经过梁山伯坟前之时,祝英台下轿祭拜梁山伯。</p><p>“突然狂风聚作,大雷大雨,轰然一声,坟墓豁裂,祝英台纵身跃入,仆人欲阻,扯下衣襟,片片化作蝴蝶,随风飞舞。”</p><p>众人虽然对结局早有预料,毕竟在一些记载中祝英台最后殉情,二人合冢,被称为义妇冢。</p><p>墨顿在还原史实的基础上,却做了升华。</p><p>“化蝶!”</p><p>当众人看到化蝶的时候,不少人拍案叫绝。</p><p>梁祝二人死后化蝶,再也不用受到了世俗理论的约束,快乐自由的再一起。</p><p>“点睛之笔呀!”众人惊叹道。原本悲痛的心情,豁这样一个这样的念头。</p><p>随着剧情的发展,祝英台的轿队经过梁山伯坟前之时,祝英台下轿祭拜梁山伯。</p><p>“突然狂风聚作,大雷大雨,轰然一声,坟墓豁裂,祝英台纵身跃入,仆人欲阻,扯下衣襟,片片化作蝴蝶,随风飞舞。”</p><p>众人虽然对结局早有预料,毕竟在一些记载中祝英台最后殉情,二人合冢,被称为义妇冢。</p><p>墨顿在还原史实的基础上,却做了升华。</p><p>“化蝶!”</p><p>当众人看到化蝶的时候,不少人拍案叫绝。</p><p>梁祝二人死后化蝶,再也不用受到了世俗理论的约束,快乐自由的再一起。</p><p>“点睛之笔呀!”众人惊叹道。原本悲痛的心情,豁然升起一丝丝希望。</p><p>在道家流传庄周梦蝶之说,二人虽然在世俗被分开,却化成蝴蝶在人间翩跹飞舞。</p><p>“从此以后,世人见到蝴蝶翩飞就会想起梁祝!梁祝化蝶流芳百世也!”青衣老者叹道。</p><p>梁祝的故事原本只是少数地区流传,如今经墨顿写的梁祝,恐怕大唐内外妇孺皆知。</p><p>商户屠夫抹了把眼泪,放下手中的屠狗刀道:“原本墨家子把梁祝写死,老子正要找他算账,不过看到梁祝化蝶,这次放过他了。”</p><p>整个长安城中,原本准备再次去围困墨府的众人,纷纷放下手中的臭鸡蛋,烂菜叶,一个个拿起手中的墨刊怔怔的出神。</p><p>“这还有墨家子的一首词!”李老实余光一扫,突然惊喜道。</p><p>众人一惊,他们只顾叹息梁祝化蝶,竟然一时恍惚,以为已经完结,却没有想到还有。</p><p>众人顿时纷纷抢着看去,要知道墨家子的诗词那可是冠绝大唐,每次作词都是脍炙人口。</p><p>“吾曾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p><p>予因买得之,葬之渭水之上,垒石为识,号曰雁丘。”</p><p>“大雁殉情!”众人不由一愣,他们才看到梁祝中祝英台殉情,却没有想到一头大雁竟然也有殉情之说。</p><p>“此并非虚言,自古以来,大雁殉情之事广为流传,在下都曾经有所耳闻!”青衣老者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