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出征高昌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看我突厥精骑!”</p><p>“陌刀队,顶上!”</p><p>“别忘了我还有吐蕃后手。”</p><p>“放心,老夫早就防备着你这一手。”</p><p>……………………</p><p>朝堂之上,一众武将分成两派,一派代表大唐,一派代表高昌,双方都经久经沙场的良将,每一方都骁勇善战,在沙盘之上,杀的是人仰马翻,奇招并出,可谓是精彩至极。</p><p>一开始的高昌一方占据了优势,连胜两场,然而随着大唐一方改进战略,弥补缺陷,最终一举攻破高昌,连胜五场。</p><p>“再下一城!”随着李世民畅快淋漓的大吼,沙盘上手中的镇纸代表的大唐铁骑攻进高昌城,把手中的笏板当成西突厥骑兵的侯君集救援不及,只能扼腕叹息。</p><p>“两败六胜,如今高昌已经黔驴技穷,我大唐尚有余手,此战我大唐必胜无疑。”虽然输了沙盘,然而侯君集却没有一丝一毫的沮丧,反而满脸欣喜道。</p><p>有此沙盘演练,大唐众人已经将高昌等国的底牌看的一清二楚,而且制定了相对应反制战略,此战胜利的天平已经向大唐倾斜。</p><p>“相传秦始皇在修建陵墓时,在自己的陵墓中堆建了一个大型的地形模型。模型中不仅砌有高山、丘陵、城池等,而且还用水银模拟江河、大海,用机械装置使水银流动循环,今日朕得墨家沙盘更胜一筹。。”李世民看着大殿中一目了然的西域地形图,不禁感叹道。</p><p>墨顿在制作沙盘的时候,可是掺杂了自己的私料,按照后世精确的地形来制作,让人一目了然,这才引发李世民的感慨。</p><p>墨顿点头道:“可惜,秦始皇此举不过是为了一己之私,并埋藏地下近千年,否则沙盘提前出世,定然改变战争方式。”</p><p>“现在也不晚,有此沙盘,可以在战前进行推演,大大提高我大唐的胜率。”李世民满意的点了点头。</p><p>“回禀陛下,沙盘还可以在作为军校学员教学所用,让军校学员在沙盘推演,以免只学兵书,只会纸上谈兵。”李靖躬身道。他刚才也曾经上手过沙盘一次,顿时爱不释手,如果能够让军校学生以沙盘操练,很快可以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军官。</p><p>“可!”李世民大手一挥,应允道。</p><p>满朝武将更是连连点头,沙盘的妙用让他们颇为惊喜,哪怕是刚刚的八场较量,双方的优势劣势已经一目了然,大唐在据此改进,高昌之战已经是胜券在握。</p><p>“臣等恳请陛下发兵,西征高昌。”一众武将纷纷领命道,之前文官反对出兵,他们空有自信,却空口无凭,如今有沙盘推演摆在面前,高昌之战大唐胜券在握,自然一个个鼓动出兵。</p><p>“侯爱卿,你乃兵部尚书,你把刚才沙盘军演的结果向百官讲解一番。”李世民也是信心大增,向百官朗声道。</p><p>侯君集郑重出列道:“按照刚才沙盘军演的结果,我大唐的胜算将在八成以上,此战大有可为。”</p><p>“八成,那如果是吐蕃出兵干涉呢,西突厥出兵么,我军远在七千里外,孤立无援,岂不是坐以待毙。”萧瑀反驳道。</p></p><p>满朝武将更是连连点头,沙盘的妙用让他们颇为惊喜,哪怕是刚刚的八场较量,双方的优势劣势已经一目了然,大唐在据此改进,高昌之战已经是胜券在握。</p><p>“臣等恳请陛下发兵,西征高昌。”一众武将纷纷领命道,之前文官反对出兵,他们空有自信,却空口无凭,如今有沙盘推演摆在面前,高昌之战大唐胜券在握,自然一个个鼓动出兵。</p><p>“侯爱卿,你乃兵部尚书,你把刚才沙盘军演的结果向百官讲解一番。”李世民也是信心大增,向百官朗声道。</p><p>侯君集郑重出列道:“按照刚才沙盘军演的结果,我大唐的胜算将在八成以上,此战大有可为。”</p><p>“八成,那如果是吐蕃出兵干涉呢,西突厥出兵么,我军远在七千里外,孤立无援,岂不是坐以待毙。”萧瑀反驳道。</p><p>侯君集摇摇头道:“吐蕃和高昌有吐谷浑相隔,吐蕃若想出兵,自有吐谷浑牵制,就算勉强出兵,下了高原的吐蕃兵也不足畏惧。”</p><p>“那西突厥呢,西突厥可是当之无愧的西域霸主,而且和高昌相邻,如果西突厥大规模出兵,我大唐的胜算又有多少?”王珪反问道。</p><p>“所以大唐最佳出兵时期乃是今年的腊月,唯有如此,方可让大唐胜率大增。”</p><p>“腊月!”百官不由纷纷惊呼,腊月眼看就要过年了,竟然在此时出兵。</p><p>侯君集点了点头道:“长安距离高昌七千里,必须腊月出兵方可有充足的时间,在来年八月左右结束战争,否则一旦拖到了秋季,西突厥马肥人壮,恐怕会横加干涉,而且天气变冷,我军远在七千里之外,补给甚少,久拖生变。”</p><p>百官默默点头,能够在八月之前结束战争,的确是最佳选择,刚才军演失败的一例就是将战事拖到了秋后,西突厥大批援军赶到,这才功败垂成。</p><p>“而且就算西突厥出兵,我军也会作出相应的战略,我大唐将领之中,契芯何力最为熟悉高昌地貌,而且和西突厥同为一源,由其带路,并且阻挡西突厥之兵,最为合适。”侯君集自信道。</p><p>不得不说,侯君集的确是一员良将,三言两语就已经将大唐优势展现,让百官再也找不到反对的理由。</p><p>而且在场的文官不少都是跟随李世民打天下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