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铸币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说话的是尚书令。

  刘备眼前一亮,赶忙道,

  “子初先生可有何良计?”

  “陛下可将原有的五铢钱等铜币,回收入库后,重新铸造,发行新币。”

  “这些新币的含铜量可以少一点,但是面值却可以高一点,如此一来,便可解决货币短缺的麻烦!”

  刘巴将自己的计谋,缓缓道来!

  “子初先生当真是有大才!”

  刘备兴奋地笑道,

  “有你这则计谋,铜币短缺的麻烦,便可迎刃而解!”

  其余众人也是忍不住露出笑容。

  但唯有诸葛亮依旧眉头紧皱,似乎是想说什么,最后却还是忍住了。

  一旁的法正,注意到诸葛亮的神色,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至于弃耕种麻的问题,臣虽然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但却知道,此事若真为益州本地士族所为,那他们定然会提前准备好充足的粮食,以应对来年的饥荒。”

  “因此臣建议陛下,最好还是竭力安抚他们,让他们诚心臣服才是正事。”

  刘巴正色道。

  “子初先生说的极有道理,看来也只有这一个法子了。”

  刘备思考片刻,最终点了点头。

  他心中极为清楚,对益州本地士族,打压的实在是太厉害了。

  在蜀汉朝廷中,居于高位的几乎全是刘备的元老派跟东洲派。

  益州本地士族能够担任的,都是朝廷次一级的职位。

  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为了蜀汉政权的稳定,刘备必须这么做。

  但眼下益州陷入危机之中,刘备不得不改变先前的态度,打算去拉拢益州本地的士族!

  众人又商议一番后,随后各自起身离开。

  “孔明留步!”

  诸葛亮刚走出皇宫,就听到身后有人叫自己。

  他扭头一看,却是法正快步跟了上来。

  “孝直有何事?”

  法正看了一眼四周,低声道,

  “刚才子初先生献计时,我看孔明似乎是有些不太赞同?”

  “何止是有些不赞同,简直是非常不赞同!”

  诸葛亮叹了口气。

  “此地不是谈话处,去我府上。”

  法正带着诸葛亮,直奔自己的住处。

  待到二人在大堂中,分别落座后,法正问道,

  “孔明到底为何不赞同刘子初的提议?”

  “因为在我看来,此举无异于是饮鸩止渴!”

  “哦?愿闻其详!”

  法正精于谋略,但在内政、经济方面,却是远不如诸葛亮。

  因此听到诸葛亮的话后,他颇为疑惑。

  “我且问孝直,你可知五铢钱的称呼由来?”

  “这个当然知道,不仅仅是因为刻有五铢,更是因为其重如文。”

  大汉立国之初,由于货比系统混乱,导致物价飞涨,民不聊生。

  于是汉武帝时期,将铸币大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出刻有五铢,重约五铢的铜币,故称五铢钱。

  “这么多年以来,百姓们都已经习惯了用五铢钱交易。”

  “陛下打算铸造新币,不是不可以。”

  “但问题是,陛下打算用铜掺杂着其他材质,来铸造价值百钱的货币。”

  “依孝直所见,百姓们会接受吗?”

  诸葛亮沉声问道。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