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论大道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当世之时,虽然学术传承大多集于世家,但也有些学院异军突起,凭借一些优秀的师资力量做到与大世家学堂相抗衡的地步,就比如梅长文所办的临江堂,集儒、道、玄三学之耆英,得桓温之资助,于是成就了这座荆州地区数一数二的学堂。

  为什么能够得到桓温的资助?因为龙亢桓氏起于行伍,不重学术传承,因此常见笑于大方之家,桓温深恨之。在他得势之后,便资助了临江堂。

  所以说,在这个时代,有钱有势的人不一定就有脸面,还要加上家学渊源。

  可是周复一句话就将自己与古人之间的联系斩断了,这不由众人惊讶,连习凿齿都睁开眼睛,怔怔地看着周复,因为他这句话实在有欺师灭祖之嫌啊!

  梅长文和在座的几位名士异口同声地呵斥道:“竖子大胆!”

  他们越是如此说,越是激发了周复内心的傲气,他朗声道:“吾道之异非为推翻圣人之道,乃是开辟新道!”

  “哼,小小年纪,读了一些书就想开辟什么新道,你以为做学问是在山中辟径吗?”又一老者名士怒斥道。

  “山中辟径尚需勇气与体力,尊驾年事已高,勇气与体力早已丧失殆尽了吧。”

  “狂妄至极!”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也就是说为人、做学不可臆测、不可期必、不可固执、不可自我。反观诸公,以家世忖度学生学问乃是臆测,以古人之道为绝对真理乃是期必,只传古人之学而不知开辟新径乃是固执,只以为自己学问天下第一乃是自我。到底是不是在下狂妄,是否要等在下解释后才能下定论吧。”

  周复一顿反呛,将名士们说得哑口无言。他们若是继续讥讽嘲笑、掩耳不听,难免会被扣上这四顶帽子。可是他们原有的知识、信仰、执念,早已将周复的学说定为异端了。

  见几位名士都气得吹胡子瞪眼,郗超轻轻提起案上抚尺,重重落下,一道惊雷响彻,众人如梦方醒。

  “小子出言无状,风度不佳!”郗超提醒道。

  定品中的行状范围极广,连一个人的言行举止都可以包括在内。周复出言冒犯名士,这名声若是传出去,可要被人笑掉大牙了。

  周复意识到这点,连忙收敛气势,行礼道歉道:“学生涵养不足,望诸公见谅!”

  “哼!”梅长文没说什么,只是摇了摇手中的麈尾以示自己不与童子计较。

  他们本是习凿齿请来为自己学生助势的名士,却因学术观念的不同而造成一时的僵局,事后于情于理都不好跟习凿齿交代。

  郗超又继续道:“周复,汝称汝之道乃是另辟新径,与古人之道迥异,本官倒要听听你如何解释,若有错谬之处,休怪吾等不给你机会!”

  “谢中正大人!”周复向郗超投以感激的目光。

  郗超本人崇佛,又精于佛学,但无论如何,佛学这个西来的学问,总是被自诩正统的学者所轻视。而周复的学说源自更西的西方,虽然郗超不知道,但是他总有种同仇敌忾的感觉。

  “先秦之时,诸侯林立,百家争鸣,乃开华夏学术之先河。诸子言说天地人三才之道,道术将为天下裂。及至秦汉,学术渐合,大一统于春秋,华了摇手中的麈尾以示自己不与童子计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