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辩名士(四)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老年僧人虽然长得面目丑陋,双目却如深井一般深邃而又清澈,他态度奇好,也不因周复发笑而恼,反而朝周复行了一礼,问道:“不知檀越为何发笑?”

  周复忙回礼道:“不敢,只是听大师唤小师父的名字甚感有趣,情不自禁,还望恕罪。”

  大小僧人对望一眼,眼神中充满疑惑。

  少年僧人上前道:“小僧法号慧悔,不知为何引得檀越发笑?”

  周复莞尔,说道:“原来是慧悔小师父,方才大师念这慧悔二字音似慧慧,这名字听着像女孩的名字,故此在下”

  周复说着觉得尴尬,毕竟把别人的名字说成女孩子的名字是非常不妥的。

  “原来如此。”少年僧人憨憨一笑,不以为意。

  站在一旁的老僧人也轻轻笑了一声,他还以为对方是笑他不肯给自己弟子讲解佛法呢。

  周复看着老僧人心中一动,问道:“不知大师怎么称呼。”

  “贫道释道安。”高僧传中有记载南北朝时期僧人常自称贫道。

  “啊!”周复心头巨震,又见到一个历史名人了,“原来是弥天释道安!在下周复有礼了。”

  释道安乃当世佛门高僧,十二岁出家为僧,受“具足戒”,一生坎坷,命途多舛。他曾见识过后赵石虎暴虐的苦果,也曾看过冉闵屠胡时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的场景。然而他有过目不忘之能,于是博览群书,著书翻译,宣扬佛法,总结了汉代以来的佛学,又立下佛门戒规以整顿佛教。同时他还主张僧侣以“释”为姓,影响了后世。

  “哈哈哈”释道安挥挥手,“周檀越听过贫道法号?”

  “久闻道安大师之名,人言大师博物多才,通经明理,恨不能早日拜会。”有关释道安的信息,周复在历史书中读到过,史书上盛赞释道安,认为他在佛教上的建树颇高。

  “哦?”释道安听周复说想要拜会自己心头一震,兴奋道,“周檀越亦通佛法?”

  原来释道安痴迷于佛法,无日不与人谈佛,见周复似乎对佛法感兴趣,故此一问。

  “不不,”周复连忙摇手,他不过是客气地问了下,哪知对方误解,“在下不懂什么佛法,而且而且在下也不拜佛。嘿嘿”

  师徒二人再次对望了一眼,眼神中再次显露出惊讶。

  少年僧人上前问道:“如今世人皆拜我佛,不知为何独周檀越不拜?”

  当时天下动乱,士人承继汉末谈玄之风,皆好清谈。僧人便借玄道之言释佛法之理,以清谈助佛法之兴。故此时人所拜非佛即道,而佛道之间又有许多想通之处。

  少年僧人怀着争强好胜的心思打算和周复辩论一番。

  “何谓佛?”周复不甘示弱,反问道。

  “佛者,觉也。自觉、觉他、觉行三觉圆满者也。”也不等慧悔回答,周复自己给出了解释。

  “哈哈哈”释道安长笑一声,道,“周檀越还说自己不通佛法,檀越此言可得佛法真妙。”

  慧悔眨巴着眼睛望向师父,不知道师父为什么就赞同对方的观点了。

  “看来大师是赞同在下的观点了。既然佛就是觉悟者,那么佛就是人而已,只不过比普通人更明白宇宙人生的奥秘罢了。这世间本来没有神佛,世人愚昧,塑泥雕石以为神佛。虽家中妻子嗷嗷待哺,仍顶香献礼虽衣不蔽体、风透四墙,仍倾囊以充寺庙。可悲可叹!如此之佛我又为何要拜呢?”

  周复一番话下来,听得慧悔面红耳赤,极想出言反驳,抬头却见师父面色如常,笑颜以对,因此不敢贸然造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