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爱的深沉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苏醒叹了一口气:“可很多农村父母看不到这些,他们中很多人不会出远门。”

  “因为打工太辛苦了?”童望君说。

  “面朝黄土背朝天,早上四五点钟就要爬起来,地里的菜长虫子了要打药,干旱了要浇水,雨下的厉害了要排劳。”苏醒摇头,“种地比打工辛苦多了。”

  “种地辛苦,赚得又少,那为什么他们还不愿意出去?”童望君说。

  两人的话题已经聊深了。

  “还是之前那句话,国人对于土地的执念太深,习惯于困守在土地上,不到逼不得已的时候不会脱离土地,在他们骨子里就认为守着一片土地至少不会饿死,出去打工,万一老板不给钱,万一找不到工作,不得饿死了?”苏醒说,“这种思想不改变,他们就不会外出。”

  “那万一以后孩子上了大学,要学费,要生活费,靠着那点土地,赚不了那么多钱怎么办?”童望君问。

  “四处借钱,看人脸色。”苏醒呼出一口气,“找亲戚借,找朋友借,找国家借,最后逼得没有办法了,只能够脱离土地出去打工,到了这个时候,他们才会走出村子。”

  这个方面的话题苏醒有太多能说的,他本身就经历过,苏醒又不太愿意说,明明能够看透,却没有用。

  哪怕到几十年之后,经济快速腾飞,在外面打工一个月能够有三四千块钱,不需要什么手艺,端盘子,抹桌子,打扫卫生就能够拿到这些酬劳,而守在土地上,一年到头可能也就一万多块钱的收益。

  很容易比较出哪一个更赚钱。

  可哪怕看到这一点,很多人还是不愿意出去,甚至自我安慰,有两三亩土地就行了,在农村里至少还能够有一个退路,到了城里连个退路都没有。

  如果家是在郊区,或者家里有几十亩上百亩的土地,这话也没错,可对于很多农民而言,家里也就两三亩土地,甚至两三亩都没有,离着城市很远,即便拆迁,一亩地也就赔三四万块钱。

  这种情况还说这样的话,就显得有点鸵鸟了。

  要改变这种观念,最好的方法并非说教,而是学习。

  学习并不一定会致富,但看问题的角度会更灵活,思维不会那么僵化,这才是学习的目的和好处。

  “不说这些了,这些话题有点太过沉重,过好自己就行,反正你只要知道,不管到了哪里,咱们还能够见面就行,不用这么伤感。”苏醒将脑袋里面一些负面的东西压下去,太过深沉,稍微的想想就让人心里堵的厉害。

  很多观念,很多想法,从外人的角度来看,觉得很奇怪,但是从当事人的角度去看,却又是无奈的选择。

  不管好的坏的,都是自己在承担。

  “我刚才看你不是在想这个问题。”童望君说,“我只是觉得你很与众不同。”

  “脸皮厚?”苏醒说。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