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 几座天下几个人第3/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我不如你崔瀺的理由。”



    崔东山笑道:“跟我这种货色比,你茅大山主也不嫌磕碜?”



    茅小冬扯了扯嘴角,不屑言语。



    崔东山笑呵呵道:“啥时候正式跻身上五境?我到时候给你备一份贺礼。”



    茅小冬不愿回答这个问题,心情沉重,“剑气长城那边,会不会出现大问题?诸子百家现在如此活跃,纷纷押注九大洲的各个世俗王朝,大大的违反常理,我怎么觉得……”



    茅小冬不再继续说下去。



    崔东山感慨道:“浩然天下都觉得那拨刑徒抵御妖族,是我们九大洲习以为常和剑修职责所在、天经地义的事情,至于真相和结果如何,拭目以待吧。”



    茅小冬转头望向他。



    崔东山眺望远方,“设身处地,你若是遗留浩然天下的妖族余孽,想不想要落叶归根?你若是画地为牢的刑徒遗民,想不想要跟背转过身,跟浩然天下讲一讲……憋了无数年的心里话?”



    茅小冬皱眉道:“剑气长城一直有三教圣人坐镇。”



    崔东山笑了,“不说一座蛮荒天下,便是半座,只要愿意拧成一股绳,愿意不惜代价,打下一座剑气长城,再吃掉浩然天下几个洲,很难吗?”



    茅小冬说道:“我觉得不算容易。”



    崔东山没有否认,只是说道:“多翻翻史书,就知道答案了。”



    茅小冬犹豫了一下,“距离倒悬山最近的南婆娑洲,有一个肩挑日月的陈淳安!”



    崔东山缓缓道:“史书上也有一些人,早死,流芳千古,晚死,遗臭万年。”



    茅小冬正要再说什么,崔东山已经转头对他笑道:“我在这儿胡说八道,你还当真啊?”



    茅小冬说道:“如果事实证明你在胡说八道,那会儿,我请你喝酒。”



    崔东山笑道:“不愧是即将跻身玉璞境的读书人,修为高了,度量都跟着大了。”



    茅小冬放眼望去。



    浩然天下,版图辽阔,各洲各处自然也有战乱纷飞,可大体上还是如大隋京城这般,歌舞升平,孩子们只在书上看得到那些血流长河、饿殍千里,大人们每天都在斤斤计较柴米油盐,寒窗苦读的读书人,都在想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许多已经当了官的文人,哪怕已经在官场大染缸里物是人非,可偶尔夜深人静翻书时,兴许依旧会愧对那些圣贤教诲,向往那些山高月明、朗朗乾坤。



    崔东山看着这个他曾经一直不太看得起的文圣一脉记名弟子,突然踮起脚跟,拍了拍茅小冬肩膀,“放心吧,浩然天下,终究还有我家先生、你小师弟这样的人。再说了,还有些时间,比如,小宝瓶,李槐,林守一,他们都会成长起来。对了,有句话怎么说来着?”



    茅小冬说了一句自己先生的传世名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崔东山咳嗽一声,“实不相瞒,当年老秀才能够说出这句话,我功莫大焉,不妨与你说一说此事的缘由趣闻,那会儿我与老秀才经过一座染坊,遇上一位身姿曼妙的秀气小娘子……”



    茅小冬一把抓住崔东山的肩膀,使劲一甩,将崔东山随手抛下东华山之巅,怒骂道:“小王八蛋,胡说八道还上瘾了?”



    ————



    蛮荒天下,三月悬空。



    一座形若古井的巨大深渊。



    被这座天下誉为英灵殿。



    相传此地曾是远古时代,某位战力通天的大妖老祖,与一位远游而来的骑牛小道士,大战一场后的战场遗址。



    在这座天下将那场战事描绘得荡气回肠,只有屈指可数的大妖知晓真相,事实上,大战是真,却不是大妖与那位骑青牛来此游历的道士,而是更为遥远悠的一桩惨烈战事,只是当时有头辈分极高的大妖攀爬数千年,好不容易能够挣脱束缚,历经千辛万苦爬出井底、来到井口,又给那道士站在井口上,一根手指轻轻按下,将其打落回井底。



    如今这座“水井”四壁的上空,有排列成一圈的一个个巨大座位。



    总计十四个,座位高低不平。



    既有一座破碎倒悬的山岳如高台,也有好似传说中上古天庭的一部分琼楼玉宇,更有飘浮在无尽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