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 一碗鸡汤不知道第3/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流水处,转过头,看到柳清山和那位女冠并肩走来。



    最后是柳清山独自一人,走向柳清风,笑道:“我想先与柳伯奇远游宝瓶洲,想要去观湖书院,还有那大隋山崖书院,以及最北边大骊龙泉郡新建书院游学。”



    柳清风笑问道:“想好了?如果想好了,记得先跟两位先生打声招呼,看看他们意下如何。”



    柳清山嗯了一声,“柳伯奇说我这条腿可以治好,但是我觉得不用着急。不然又要欠她一份人情,如果到时候……”



    柳清风打趣道:“如果是一家人了,倒是可以不用计较这么多。”



    柳清山转身要走。



    柳清风突然喊住这个弟弟,说道:“我替柳氏祖辈和所有青鸾国读书人,谢谢你。柳氏醇儒之风不减当年,青鸾一国读书人,得以抬头挺胸做人。”



    柳清山疑惑道:“这是为何?大哥,你到底在说什么,我怎么听不明白?”



    柳清风帮着柳清山理了理衣襟,微笑道:“傻小子,不用管这些,你只管安心做学问,争取以后做了儒家圣人,光耀我们柳氏门楣。”



    柳清山玩笑道:“大哥,你是不是当官当傻了,如今才是县老爷,以后当了侍郎、尚书,怎么办?”



    柳清风微笑道:“看着办。”



    柳清风问道:“你去与两位先生道别的时候,我能不能跟柳伯奇聊聊?放心,就几句话。”



    柳清山点头道:“这有什么。”



    柳清风去与柳伯奇说了,柳伯奇答应下来,在柳清山去找伏老夫子和刘先生的时候。



    柳清风带着柳伯奇去往柳氏祠堂。



    一路上,柳清风并未开口说话。



    柳伯奇破天荒有些心中惴惴。



    当然主要是对柳清山一见钟情后,再与柳清风柳敬亭相处,她总觉得辈分上便矮人一头。



    但是柳伯奇也有些古怪直觉,这个柳清风,可能不简单。



    柳清风在祠堂门外停下脚步,问道:“柳伯奇,假若我弟弟柳清山,只有一介凡俗夫子的短暂寿命,你会怎么做?”



    柳伯奇答道:“我如今已是地仙修为,以后跻身上五境不难,所以我愿意为柳清山耽搁百年光阴。”



    柳清风又问,“那如果柳清山前程锦绣,立志于我们儒家三不朽,并且有希望做到,你又当如何?”



    柳伯奇答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敢坏我柳伯奇夫君大道之人,先问过我佩刀獍神和本命刀甲作答应不答应。”



    柳清风摇摇头。



    柳伯奇皱了皱眉头,“那要我如何做?”



    柳清风轻声道:“大事临头,尤其是那些生死抉择,我希望弟媳妇你能够站在柳清山的角度,考虑问题,不可第一个念头,便是‘我柳伯奇觉得如此,才是对柳清山好,所以我替他做了便是’,大道崎岖,打打杀杀,在所难免,但既然你自己都说了嫁鸡随鸡嫁狗随狗,那么我还是希望你能够真正知道,柳清山所想所求,所以我现在就可以与你说明白,以后肯定免不得你要受些委屈,甚至是大委屈。”



    柳伯奇原本听到那个“弟媳妇”,十分别扭,但是听到后边的言语,柳伯奇便只剩下由衷佩服了,展颜笑道:“放心,这些话说得我服气,心服口服!我这人,比较犟,但是好话坏话,还是听得出来!”



    柳清风如卸重担,笑道:“我这弟弟,眼光很好啊。”



    柳伯奇向祠堂伸出手掌,“你是山上神仙,对我们柳氏祠堂拜三拜即可。”



    柳伯奇照做了。



    却发现柳清风一样遥遥拜了三拜。



    柳伯奇心情有些沉重。



    柳清风轻声道:“如果没有意外,很快我就会被柳氏族谱除名,到了那个时候,我就不是柳清山的兄长了。到时候,若是柳清山收到家书,想要放弃远游,无论当时你们是在宝瓶洲还是中土,如果他执意要返回狮子园,跟我兴师问罪,你一定要拦下他,护着他继续游学万里。”



    柳伯奇虽然不知其中缘由,仍是点头,然后苦笑道:“这么快就要我做恶人?你倒是不见外。”



    柳清风转移话题,“听说你狠狠收拾了一顿柳树娘娘?”



    柳伯奇开始心虚。



    柳清风眯眼而笑:“在很小的时候,我就想这么做了,本来想着还需要再过七八年,才能做成,又得谢谢你了。”



    柳伯奇直到这一刻,才开始彻底认同“柳氏家风”。



    远处,柳清山一瘸一拐走向祠堂。



    发现兄长与心爱女子相谈甚欢,只要兄长点头,那自己与柳伯奇这门婚事应该是稳妥了,柳清山便笑了起来,这位尚且年轻的读书人,只觉得天地之间再无难事了。



    ————



    陈平安一行人顺利进入青鸾国京城。



    这是继老龙城之后,再次给人以人间熙攘的繁华感觉。



    陈平安到底还是给了朱敛一些金银黄白物,由着他去购买那些让石柔深恶痛绝的书画。



    陈平安自己也找了家百年老字号铺子,买了好些一文钱一分货的精美宣纸。



    在入城之前,陈平安就在僻静处将竹箱腾空,物件都放入咫尺物中去。



    崔东山之前在百花苑客栈提及过这场争辩的内幕,其中就有那座在青鸾国籍籍无名的白云观,所以陈平安就刻意绕过此地。



    总觉得好运气在狮子园那边用得差不多了,千万别太招摇,主动闯入云林姜氏和青鸾国唐氏皇帝的视野。



    在闹市一栋酒楼大快朵颐的时候,京城人氏的食客们,都在聊着临近尾声却未真正结束的那场佛道之辩,兴高采烈,眉飞色舞。不论是礼佛还是向道,言语之中,难以掩饰身为青鸾国子民的傲气。其实这就是一国国力和气数的显化之一。



    陈平安在一些地方见过,比如在风雪之中的大骊边军斥候身上见过,在大隋京城的老百姓身上见过,在老龙城那辆马车的少女身上见过,在倒悬山也见过。



    附近几张桌子都在说一桩京城刚刚发生的妙事,广为流传。



    陈平安便听着,裴钱见陈平安听得认真,这才稍稍放过剩下那半美味真美味的烧鸡,竖起耳朵聆听。



    朱敛便偷偷伸出筷子,想要将一只鸡腿收入碗中,给眼疾手快的裴钱以筷子挡下,一老一小瞪眼,出筷如飞,等到陈平安夹菜,两人便鸣金收兵,等到陈平安低头扒饭,裴钱和朱敛又开始较量高下。



    陈平安懒得理睬这对活宝,只是好奇那场看似偶遇的打机锋。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