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那些年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返城的途径很少,得出身好,表现好,还有村里的推荐,最后经过组织的批准才能回城要不就是有关系走后门的。当时他们那一批同时下乡的知识分子中,凡是有关系有门路的,有的办了病返回城,有的招工回城,还有出去当兵的,剩下的就是那些家里没能耐的了,他们虽然没有关系,但也阻止不了他们想回城的心。

  可爸爸是个例外,听妈妈说,爸爸家里没什么人了,爸爸对妈妈说他在哪儿都一样。反正都是孤孤单单一个人。

  爸爸一个人在陌生的环境,又和别的知识分子不合群,大部分时间都是独来独往的。

  有一次爸爸干活干的晚,遇上了大暴雨。淋了一身的雨后,第二天就发起了烧。

  当时正好和妈妈分一个组干活。没干一会儿人就昏了过去。他们一起的知青帮着妈妈,用架子车拉着他去了卫生所。

  随后的几天,妈妈又背着外公外婆偷偷的给爸爸藏些吃的,帮他洗洗衣服。

  妈妈就那样整天的在爸爸眼前晃来晃去,晃着晃着就晃到了爸爸眼里。

  外公外婆就妈妈一个女儿,也没个儿子,他们见着爸爸一个知青,家里又没什么人,来了这几年,也没见上面有召回的动静,八九不离十就要在农村扎根了,如果娶了妈妈,和上门女婿差不多。

  老两口也乐意这门婚事。那年,爸爸二十,妈妈十八的时候,两人简单的办了个婚礼。

  他们家里有了爸爸后,外公的腰板儿直了许多,村里没人敢小看他们家。爸妈婚后不到一年,就有了哥哥。妈妈说那段时日是她和爸爸最快乐的时候。

  在哥哥两岁的时候,我出生了。那个时候想发家致富,也没那个条件,那两年文化大革命闹的正凶。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整天红卫兵们批斗完这个批那个,闹的人心慌慌,人心变了个样,不过有爸爸这个大队的组长在,他们家倒是没敢动,过了正盛的风头,爸爸每天拼命干活,一个人挣的公分抵得上三个人的,为的就是想让他们和妈妈吃的好一些。

  爸爸一直有个梦想,就是去当兵。在她三岁的时候,看着她和哥哥都大了,想去当兵的想法越来越强烈。

  这些年不太平,当兵就是去送死,可这个年代,你不去当兵啥时候能出头,当了兵运气好两岁的时候,我出生了。那个时候想发家致富,也没那个条件,那两年文化大革命闹的正凶。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整天红卫兵们批斗完这个批那个,闹的人心慌慌,人心变了个样,不过有爸爸这个大队的组长在,他们家倒是没敢动,过了正盛的风头,爸爸每天拼命干活,一个人挣的公分抵得上三个人的,为的就是想让他们和妈妈吃的好一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