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章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然而这一次,君山的神明,却不再听她的祈求了。

  那天深夜,哭累了,伴在姑姑身畔,沉沉睡去的她,忽然醒了过来。

  她的耳畔,仿佛飘来了一道不知从皇宫何处角落而来的歌声。

  “西南有昆明,海出嗽金鸟真珠又龟脑,吐金屑如粟”

  “不服辟寒金,哪得帝王心不服辟寒钿,哪得帝王怜”

  小小的扶兰,当时还不知道自己听到的歌声是何含义。后来长大,她才知道了。

  传说,昆明国有嗽金鸟,翔于遥远之海,魏明帝时,其国来献鸟,以真珠龟脑喂食,鸟儿吐金屑如粟,打造成钗珥,佳丽佩戴,倍添姿容,帝顾首止步,怜之爱之。宫人乃争用鸟儿所吐之金为钗珥。谓之辟寒金,因鸟不惧寒也。

  殿宇沉沉,歌声飘飘忽忽,伴着身畔忽被夜风吹动的晃荡烛火,幽幽怨怨,仿佛来自冥界,在这阒无人声的宫室深夜里,分外瘆人。

  住在皇宫里的这半年间,扶兰也曾听小宫女神神秘秘地告诉自己,在她们看不到的一个叫冷宫的地方,飘有几百年来,女鬼们不散的魂魄。有时候,半夜时分,宫里那些阴气缠身的宫人,甚至还能听到那个方向传来的况怨歌声。

  扶兰本来是不信的。

  皇宫这样光明伟正的地方,怎么可能会有怨魄不去。

  但是就在这一刻,她惊恐地发现,她的耳朵里,仿佛真的飘入了那一缕怪异的歌声。

  更叫她惊恐的,是身畔守夜着的那些宫人和女官们。

  她们竟然全无反应。或因倦极,靠柱偷偷打盹,或在凤榻之前,垂泪守着素日厚待宫人,此刻仍昏迷不醒的来自长沙国的慕氏皇后。

  耳畔的怨歌,断断续续,仿佛还在持续。

  就在这时,扶兰看到昏迷了数日的姑姑,她垂覆的睫毛,轻轻颤抖了一下,然后,慢慢地睁开眼睛。

  姑姑她苏醒了,目光茫然地望着头顶那架绣着凤垂牡丹的缎帐,片刻之后,扶兰见她双唇微翕,口中喃喃地说了一句什么。

  她的声音虚弱得几乎不可听闻,但扶兰却看了出来,她的唇,在重复着方才那句飘忽的歌声。

  不服辟寒金,哪得帝王心,

  不服辟寒钿,哪得帝王怜。

  “姑姑!”

  扶兰呼唤了一声,扑到凤床之前,抓住了姑姑的手,眼睛里含着泪,又带了几分惊喜。

  近旁的宫人和女官被惊动,纷纷围来。

  姑姑的面庞,白得仿佛落了一层飘在君山山头的苍苍之雪。

  片刻之后,她慢慢地转过脸,冰冷的指,轻轻地搭在了扶兰的小手上,用微弱的声音,命周围的人都出去。

  宫人和女官们无声地退出了内殿。

  耳畔那道飘渺的歌声,来得无影,去得也是无踪。

  万籁俱寂,耳畔清明。

  姑姑轻声说:“兰儿,唱一首你父王登君山祭祀丰年,我们长沙国的子民所唱的歌吧”

  “姑姑好多年没听了。想听”

  扶兰慌忙擦去眼泪,用力地点头,唱出了她再熟悉不过的那首歌谣:

  “猗太帝兮,其智如神,分华时兮,济我生人。”

  “猗太帝兮,其功如天,均四时兮,成我丰年。”

  女童的嗓音,回旋在凤仪宫空旷而幽深的宫室里,稚嫩而空灵,宛如天籁之音。

  姑姑的唇角,慢慢地微微上翘。

  扶兰一遍又一遍地唱,唱完了这支歌谣,再为姑姑唱另一支。

  姑姑起先一直凝神在听,慢慢地,她仿佛累了,闭上眼睛。

  片刻之后,扶兰听到她喃喃地说:“袁丞相,他如今还好吗”

  扶兰一呆,停下了。

  她曾听母后用怀念的口气对自己说过,长沙国的袁丞相,是父王的左膀右臂,但在几年前,他已病去了。

  袁丞相终身未娶,只留下了一个据说早年是在深山狼窝边捡来的义子,起名汉鼎。丞相去世后,母后将那孩子接到王府里抚养,视若己出。他比扶兰大了几岁,对扶兰百依百顺,犹如扶兰的另一兄长。

&e/>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