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英雄不论出处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尚海的货,新鲜时髦,在尚海本地不觉得,拿到下面,就很好卖。这时候村镇物资商店都还很匮乏,第一次,姜凡他们卖完货,是空车回去拉货……后来一想不对,这下面村镇的人喜欢尚海的新鲜时髦,尚海人难不成就没点需要的?空车太浪费了。

  于是山货,过年炖鸡炖鸭熬猪脚都要放点,带山货回去,比市场的好。往尚海带的山货,什么干菌菇啊,笋干、黄花菜……到地翻倍卖,尚海人一样抢着买。

  然后,姜凡突发奇想和几个朋友分别又顾了些人和车,就这样一个近五十人的倒买倒卖大军成立了。每辆车一趟去,一趟回,跑了快二十趟,年前忙活了近两个月,最后赚的钱分下来,众人都吓一大跳。

  姜凡出钱最多,主意也是他出的,最后分到了八万,1991年的八万,对于任何人来说,那都是一笔巨款。

  农历新年后,这只倒卖大军又聚在一起,规模壮大到近百人,姜凡嫣然成为一个商贸团的大老板,靠着勤劳肯干,脑子灵活。一年后的1992年春节后,姜凡挣到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

  尚海是一个给人无限商机的城市,姜凡在尚海住这一年,观察了许多行业,后来发现一个叫股票认购证的东西很火,介格从最初发行的三千一套,炒到了快二十万,姜凡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将手头仅有的一百万,投了八十万买了四套认购证白板,两个月后,认购证涨到四十万,姜凡身家接近二百万。

  8月,深交所宣布发行国内公众股5亿股,发售抽签表500万张,中签率为10%,每张中签表可认购1000股。

  尝到过SH认购证甜头的姜凡觉得这是一个发财的好机会,他在倒卖大军的基础上,花钱请了近千人到深圳排队领取认购抽签表。当时的深圳一下子涌进了150万人,最后酿出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骚乱。

  这些人每人一条小木凳,排队一天领50元劳务费,一排就是3天,领到的抽签表换成原始股,这让姜凡跟当年的德隆的老板唐万类似又狠狠赚了一大笔钱。

  与唐家转战资本市场不同,93年,身家近千万的姜凡开始创办实业,刚好遇到国内国企改制初期。靠着灵活的头脑,姜凡在尚海收购了一个因三角债务濒临破产的包装厂,而后励精图治,一年半后包装厂起死回生。

  95年,姜凡以近两千五百万的价格将包装厂卖给了港商。这也成为了他一生的痛,后来听说,那家厂被迁出尚海市区,港商在原址盖起了高层写字楼,到2011年,价值数十亿。

  1998年,7月,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将94版方案进一步细化,以“取消福利分房,实现居民住宅货币化、私有化”为核心,使得在新中国延续了近半个世纪的福利分房制度寿终正寝,“市场化”成为了住房建设的主题词。

  再一次嗅到发财机会的姜凡于98年后,先后在北平、尚海、杭州等一线城市搞起了房地产。到2007年,近十年时间,姜凡的身家暴涨至五亿,更是在尚海、北平、滨城置办了自己的写字楼。也是在那年,姜凡认识了陈教授,对锂电池领域产生了兴趣。

  由于固定资产投资过多,08年末的姜凡第一次感到了资金链断裂的滋味。还好当年遇到了林轩,解了他的燃眉之急。此后几年,姜凡顺风顺水,与几个合伙人投资近三亿于芜市成立了轩辕科技。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