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第 138 章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许异这两年确实在宁藩那里。”进屋坐定避开那些来往搬运家什的喧扰之声后朱成钧以这句话开了头。他问:“你记得你回京叙职那年,许异丧父丁忧,正好离开了京城吧?”

  展见星自然记得她还为许父嗟叹过。她意识到朱成钧将要说出的话不同寻常克制了自己发问的欲望,只是听着他继续说。

  “我没与你开玩笑,许异那个父亲,确实是宁王的人。宁王布局二十年,你以为他攥在手心的只有一个蓟州卫吗?”

  不很多。

  宁王就像一个勤恳的农夫一样,往京畿周边撒下了许多颗种子,这些种子有的生来饱满可期如出身世袭将领的蓟州卫指挥使,也有的平凡无奇,如只是借内迁之名扎下根来的许父。

  大同作为边关重镇,重要性不下于蓟州宁王这一颗种子撒的方位本来不错,但种子本身却不怎么样,可能是机遇时运不到也可能是许父本身能力问题漫长的二十年过去他的同伴升成了一卫指挥使他还是一个小小的卫所兵。出征打仗,只配去填铁蹄的那种。

  而可以用悲惨来形容的是,渐渐地,许父连去填铁蹄的机会也没有了。太宗征途中重病驾崩,继任的两任天子都以休养生息为要,关外的鞑靼人叫太宗打破了胆子,等闲也不敢来犯边,许父这颗种子,日常营生只剩下了种田,几乎变成了一个彻底的农夫。

  许父在蹉跎中年纪渐长,他实在是个没什么长处的人,但看上去好歹老实寡言、干活卖力,也没沾染什么油腻嫖赌的坏毛病,在普通人家的姑娘来说,就是个可以托付的不错的良人了。

  同一个千户所的老兵看上了许父,把自己的妹妹介绍给了他,一个正常男人,是很难一直寻到理由不成家的,许父便答应了。

  他揣着自己的秘密来历,随波逐流地成了亲,又随波逐流地生了儿子,儿子渐渐长大,一个偶然的机会,展露了自己在读书方面的天分,碌碌了半生的许父忽然发现,他未竟的忠心与事业,有了延续的机会。

  展见星震惊失语:“许兄”

  “别急。”朱成钧微讽地笑了笑,“许异他爹,在许异身上确实花了不少心思,可是成也读书,败也读书。”

  一个呱呱落地的婴儿便如同一张不染点墨的宣纸,照理大人想将他教成什么样,便是什么样,但人之所以为人,便是会思索,会疑惑,会独立。

  刚知道自家来历的时候,许异没觉得有什么不对,他听着父亲的话,父亲是宁王的人,他自然也是,他们父子都要为宁王效忠卖命。

  但正式跟随塾师开蒙之后,许异很快就产生了疑问。

  儒家经典经历代先贤注解,治学核心在于忠君,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千古颠扑不破,不忠天子,去忠宁王一个藩王,饶是许异作为一个蒙童,也不由心想这不是乱臣贼子才干的事吗?

  许异将这个疑问对父亲提了出来,许父勃然大怒,将他一顿痛斥,许异有生以来未受过父亲这么严厉的怒骂,委屈不已,他当时年纪还不敢多争辩什么,他认了错,但是心底,这个疑问未曾消失。

  后来,便是代王府征伴读了。

  楚祭酒的水平比塾师高十倍不止,许异这时也长成了少年,他清楚地认识到,没有错,如果他像父亲一样坚持效忠宁王,那他就是一个乱臣贼子。

  许异和父亲爆发了再一次的冲突,他试图说服父亲,那么多年过去,许父一事无成,从未接到过来自宁王的命令,他很可能早已被宁王忘却,如此正好将过往埋葬,一家人往前看,重新过日子。

  但从宁王的角度来说,他的眼光没有全然失败,许父纵然百无一用,一颗忠心百折不回,而君君臣臣之后,还有父父子子,许异说不服父亲,并且拿父亲毫无办法他能怎么样,难道去官府一个藩王,饶是许异作为一个蒙童,也不由心想这不是乱臣贼子才干的事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