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想要屠龙的少年第1/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QQ文学 www.qqwenxue.cc,最快更新当不成赘婿就只好命格成圣 !



    虞七襄话语中带着几分期待,她说话时不由想起陆景,也想起青玥、徐无鬼、濯耀罗。



    一别数月,虞七襄走出了太玄京,又被烛星山大圣接引,得以安然回归重安三州。



    太玄京中已经无人责问虞七襄前去北阙海斩龙一事。



    天下龙属恨透了虞七襄,但哪怕是五方龙君都不敢前来重安三州拿问虞七襄。



    重安王之女杀龙宫一事,似乎终于告一段落。



    于是在家中待了数月之久的虞七襄,也就越发想念烛星山上的白蛇姐姐,黑风爷爷,,也想念那位是一直说要收她为徒的宗主大人。



    至于太玄京中,也有虞七襄挂念的人们。



    她在陆景的小院中度过了旧年,迈入新岁,短短十几天时间,少女心性的虞七襄和徐无鬼、濯耀罗玩得极好。



    再加上青玥性子温和,在虞七襄流离失所之际,对她亦有多番照顾,让虞七襄无法忘怀陆景的小院以及其中的人们。



    而陆景则是虞七襄的恩人,她每一次想起陆景,就能够想起陆景持剑登天,斩去龙角龙足,使那四条高高在上,自命尊贵的龙属落于凡俗的情景。



    若非陆景先生,虞七襄只怕早已魂归太玄京外。



    司晚渔听到虞七襄的话,她又想起陆景送予她的那首词。



    “一别将近一年时间,却不知那位曾在月光下读书的少年是否安好。”



    司晚渔心中这般想着,想了想又对虞七襄道:“过往能够入鹿潭,得其中机缘的,多半都是些年轻的天骄。



    正因这般,如今前往河中道的也俱都是些年轻的人物。



    只是……陆景若是孤身前往河中道,倒也并不算一件好事。



    天下龙属,必然也不会错过鹿潭机缘,五方龙宫中必然还会有其他强横的龙属步入其中。



    他因为你而得罪了天下真龙,那些腾云驾雾的真龙在太玄京中不敢放肆,可陆景若是前去河中道,圣君又直言天下人皆可争夺鹿潭机缘……”



    虞七襄明白过来,眼中忧心忡忡,心中又盼着陆景好生在太玄京中生活,尽量活得久一些。



    “等我再长些年岁,积累一些姑射神人的神通,就亲自走一趟太玄京,去探望陆景先生他们。”



    “然后,最好再走一遭太冲海,北阙海那条老龙的血祭之法,是太冲海大太子所授……老师因此而郁郁寡欢,不能就这般算了。”



    虞七襄自从上了一趟烛星山,说话时总带着一种匪气。



    司晚渔眼神一冷,看了虞七襄一眼。



    虞七襄不敢与司晚渔对视,只低头看着自己的脚尖:“母亲,七襄知道自己的修为确实弱小了些,只是……我曾与你提到过的白蛇姐姐对我有恩,我在烛星山上时曾经答应她,要替她寻找那位转世之人。



    白蛇姐姐说过那转世之人就在河中道。



    如今,河中道遭了灾祸,若是不早些找到那转世之人,也许他就要死在灾祸中了。”



    虞七襄说到此处,语气变得有些泄气:“我离了家走了许久,看到过很多遭灾的人们,骨瘦如柴、死气沉沉、眼中也看不到任何光彩,就像是行尸走肉一般。



    便是这样的人们,在灾荒之地也算幸运,因为那些不幸的人们早已埋骨路边。”



    “甚至白蛇姐姐说,很多灾民死了,甚至得不了一处墓葬,与他们一同逃荒的亲属们会将他们的尸体烧尽,唯恐后面的人饿极了,将那尸体挖出来。”



    虞七襄摸了摸自己落在胸前的一根辫子,有些恍惚。



    “若是白蛇姐姐要找的那人,也死在河中道,遭遇了灾祸的折磨,那她就该伤心了。”



    司晚渔看着虞七襄担忧的模样,又将一缕青丝挽在耳后,安慰道:“那条白蛇我也曾见过,她是烛星山大圣,我前往河中道必能找寻到她的踪迹,我帮她一同寻找便是。”



    虞七襄点了点头,又叮嘱道:“母亲,那日走的太匆忙,我又晕了过去。



    陆景不来河中道也就算了,你若是能在河中道见到他,记得为我道谢。”



    此时的虞七襄说话十分认真,眼中亦有感激之色。



    司晚渔颔首。

人们早已埋骨路边。”



    “甚至白蛇姐姐说,很多灾民死了,甚至得不了一处墓葬,与他们一同逃荒的亲属们会将他们的尸体烧尽,唯恐后面的人饿极了,将那尸体挖出来。”



    虞七襄摸了摸自己落在胸前的一根辫子,有些恍惚。



    “若是白蛇姐姐要找的那人,也死在河中道,遭遇了灾祸的折磨,那她就该伤心了。”



    司晚渔看着虞七襄担忧的模样,又将一缕青丝挽在耳后,安慰道:“那条白蛇我也曾见过,她是烛星山大圣,我前往河中道必能找寻到她的踪迹,我帮她一同寻找便是。”



    虞七襄点了点头,又叮嘱道:“母亲,那日走的太匆忙,我又晕了过去。



    陆景不来河中道也就算了,你若是能在河中道见到他,记得为我道谢。”



    此时的虞七襄说话十分认真,眼中亦有感激之色。



    司晚渔颔首。



    时至如今,她有时候想起来也觉得颇为不可思议。



    虞七襄之时,她亲自前往太玄京,寻了一圈太玄京中的贵人,都不曾起到什么作用。



    这些贵人中,有些人只听圣君之命,有些人惧怕得罪天下的龙族,也有些人不愿意相助重安三州,甚至时刻期盼着气血枯竭的重安王早日咽气。



    可能会出手相助的中山侯,又因为西域生乱,带领诸多将领出征。



    重安王久不在太玄京中,如今又身负重伤,太多人的嘴脸已不复从前。



    再加上……无人可以猜透那位端坐高位的圣君意志,便也无人胆敢应下王妃之请。



    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司晚渔屡次相助于陆景,让陆景若有可能,这相助虞七襄。



    可事实上,司晚渔从未想过那时还修为孱弱,并无官身,更称不上贵人的陆景,竟然提剑出城,为虞七襄凿开了一条生路。



    “世事无常,很多事,重情重义的少年人去做,总能让那些高位者容易接受些。”



    “无论如何,都有劳陆景了。”



    司晚渔眼神柔和,继而又望向重安王府所在的方向。



    “若能得来天脉,大约已经足够偿还恩情。”



    盛夏薄暮。



    原野上好似有一股淡淡的焦味。



    天上的太阳灼烧着大地上的一切,河中道变成了一座火炉,火炉烧起连绵大火,带起能夺人性命的高温,一路烧遍了这原本富饶的所在。



    离开太玄京,已然有二十余日时间。



    陆景骑着照夜,不急不徐,一路朝着河中道进发,见了很多路途中的美景,尝过了各色的美酒,也吃过了很多美味的东西。



    只是……距离河中道越近,美景、美酒、美味也就锐减了,取而代之的则是满目疮痍。



    他开始看到干涸的大地。



    看到逃荒的人们。



    看到似乎被灾祸压垮了的人的脊梁。



    更看到了许多……白骨,看到了隐藏在天灾之下的诸多人祸。



    此时此刻,陆景正牵着照夜,站在一处低矮的山岳上。



    河中道以平原为主,矗立耸然的高山并不多,远远望去,却可见许多条黄滔河支流原夏河如同树枝分叉一样,流遍整座河中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