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徐绲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进入南徐州,很快就到了东海郡。路上的尘沙渐渐散去,郯城就在眼前。起伏辽阔的北马陵山,被青翠的林木覆盖着,显得生机勃勃。

  可眼前的郯城,人烟寂寥,十门九开,再不复昭佩儿时的记忆。

  马车旁经过两个妇人,口音是熟悉到令昭佩落泪的郯城老话,“俺家老母鸡也不抱窝了,八下里求爷爷告奶奶的,才借住点儿米。”

  “嫑瘪茄了,等几儿咱两家儿也跑吧,南头儿还中用,往南头去呗。”

  郯城话虽然绕了点儿,外地人倒不至于全然不懂,王僧辩坐在马上,把话的意思听出七八成,转眼明白了城中为何空空。

  昭佩年幼时,常常爬墙上树,也要去听郯城调。妇人们吃过晚饭,总要取了竹筷,敲打着瓷碗,徐缓着嗓子,唱上一段娓婉的小调,用的就是这样的乡音。

  徐夫人不是郯城人,也轻易不说郯城话,可她从不阻拦听曲儿的昭佩,有时还会和昭佩一起,在墙根立上半日。那是和徐府里,清高孤冷的钟磬截然不同的,带着平实和尘世欢乐的调子。

  那两个妇人愈走愈远,她们的声音便再也听不见了。车外发出将士驻马的声音,和着车轮停下时,咯吱压地的鸣响。

  王僧辩看着眼前红漆大门上,鎏金的徐府匾额,转回马头,恭敬地开口,“王妃,徐府到了。”

  承香和承露先下马车,一个扶着昭佩,一个替她打起车帘。可落入昭佩眼中的素手,却都似她们的声音般,微微发着抖,“王妃,慢些。”

  徐府的大门紧紧闭着,依旧散发出往日的辉煌,甚至于,在满城萧瑟的衬托下,比往日显得更加辉煌。

  承香和柳儿扶着昭佩,承露就上前叩门,朱门发出咚咚的回响,在空旷的道路上传出很远。

  片刻之后,一个揉着眼睛的老儿,磨磨蹭蹭地打开了大门,“哪位贵客?可有名帖?”

  “是我。”

  那老儿被昭佩哽咽的声音惊醒,定睛一看金钗玉饰的昭佩,和身后这班兵马车众,霎时瞪大了眼睛,带着几分惊喜,几分诧异,“呀!您是。。。老奴拜见湘东王妃!”

  猛地一躬身,竟走跳着向院内喊起来,全然忘了礼法,“太常,徐太常!女郎回来了!女郎回来了!”

  昭佩听得徐太常三个字,还乡的情切就立时化为了无尽的怨恨,她瞪大了眼睛,看向正自殿中敛衣出门的徐绲,不明白他为什么会出现在郯城。

  徐绲似乎很是不满,警告的看了一眼那守门的老儿。那老儿这才赶紧俯身,“老奴是说,湘东王妃归宁,请徐太常速来相见。”

  昭佩看着走近的徐绲,他的脸,慢慢清晰起来。那是一张久经宦海沉浮,带着内敛的聪慧奸猾,早早褶皱了眼角嘴角的脸。

  徐绲恭敬地拱了拱手,“湘东王妃一路辛苦,先进内殿歇息吧。”

  可惜他中年就已斑白的鬓发胡须,没能激起昭佩的怜悯敬爱。昭佩的眼睛在他身上打量了一番,很快望向了徐夫人生前的院落。她连半个字,都没有回应徐绲。

  “见过徐太常。”王僧辩和几个跟在身后的副将官职远低于徐绲,他们的寒暄拜见声,极快的掩盖了徐绲的尴尬。

  “小女劳参军一路么会出现在郯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