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六章 阴疑阳战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一间普通房间内,范穆、诸葛渊、赵谦、诸葛清岚、何言之、冷秋霜、诸葛临、白韫素、上官益、徐道度、徐叔响十人端坐胡床之上。

  诸葛临道:“爹,如今天下之势,该当如何?”

  诸葛渊道:“南北两朝的分裂之势已无可避免,干戈挠攘,战乱不息,我们爱莫能助。”

  诸葛临道:“那我们该如何做?”

  诸葛渊道:“等。”

  诸葛临道:“等到什么时候?”

  诸葛渊道:“数个月前,李兄重算天时,发现两个甲子之后,中原气候将届回暖,届时,兵水旱蝗的局面会改善,九州一统的希望将会真正来临。在此之前,除了等,只剩下培育量产数倍的小麦水稻一种办法,而李氏一脉已为此努力了上百年,毫无成效。”

  范穆道:“孟子曾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他之所以如此说,是因为不知后世近千年的动荡,低看了天时的影响。”

  诸葛临道:“原来还要等上两个甲子。”

  气候未暖,粮食减产,此为天时,关中汉人太少,权势太低,此为地利,由于五胡乱华,汉胡矛盾、佛道矛盾空前激化,经过拓跋焘灭佛、崔浩被杀、南北交战等一系列事件,矛盾得以缓解,但尚未释放完全,还需进一步激荡,此为人和。天时、地利、人和皆无,故而九州无法归一。

  而此时,北方在汉胡矛盾、佛道矛盾的激化中踏步向前,为后世天下归一奠定基础,南方则在虚无缥缈的极乐世界中逐渐堕落,故而统一天下之机在北方。

  南方世族虽名声显赫,但因衣冠南渡,太过依赖政权,一旦时局变化,便沧海桑田,魏晋风骨名气不小,但多是放浪形骸,而非铁骨铮铮,而北方士族根深蒂固,时局风云变幻,却始终稳如磐石,虽历仕胡族政权,但与胡族保持一定的隔阂,故能主宰隋唐数百年。

  范穆道:“秦帝按剑,削平天下,万古长春自此而始,汉承秦制,如日中天,缔造了中原的首个盛夏,三分归晋,魏晋风骨如秋之枫林,刘石乱华,神州陆沉,中原如处腊月寒冬。”

  诸葛渊道:“即使两个甲子之后天下一统,也会重新经历一番春夏秋冬。首个王朝将和秦朝一样,虽奠定后世数百年之基,但均二世而亡,而第二个王朝也会和汉朝一样,如日中天,四方宾服。不过由于秦汉遗风的匮乏,此朝的实力应该不如汉朝,三国鼎立的局面因此不会出现。而第三个王朝,则是如东晋西晋一般孱弱的王朝。周分东西,先有西周,后有东周,汉分东西,先有西汉,后有东汉,晋分东西,先有西晋,后有东晋,这由西向东的转变,是天下形胜的转移,若下一个类似东晋西晋的王朝同样是先西后东,那么华夏道统便不会亡,若是先北后南,那便是九死一生了。数百年后,下一场淝水之战,是胜是败,便看当时人们的努力了。”

 三分归晋,魏晋风骨如秋之枫林,刘石乱华,神州陆沉,中原如处腊月寒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