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五章 彭城之困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拓跋建不会知道,中原灾害频繁,这导致中原人有一共:暗留后手,以防不测。项羽破釜沉舟,实则早已派人截断秦军粮草,韩信背水一战,实则早已派人偷袭赵军营垒,所谓的“置之死地而后生”,不过是胜利者掩盖自己暗招的夸谈,不过可笑的是,竟然有人以此为真。但诸葛清岚与冷秋霜显然不是,她们摆空城计,怎会没有暗招?而且诸葛清岚与冷秋霜行事比赵谦与何言之更为保守,故而她们的后招并不仅仅是在城中暗设机关这一手,冷秋霜让五十余名宋军携带战鼓,暗伏在附近密林内,倘若拓跋建强行攻城,便擂鼓壮威,让拓跋建以为有诈,撤军离去。不过拓跋建并未强攻,故而这一后手并未使出。

  冷秋霜见拓跋建逃离,只得突破魏军包围,返回留城。诸葛清岚知道空城计可一不可二,当即与冷秋霜率领五十宋军离开留城。

  拓跋建撤军后派出斥候打探消息,发现步尼公领军护送百姓离开,便放弃留城,领军追赶。

  步尼公在撤退中途遇上嵇玄敬,二人率军直向苞桥,向清水西撤退。这时,魏军杀至。步尼公与嵇玄敬见魏军来势汹汹,便放弃百姓逃离。

  数万百姓见魏军袭来,个个胆寒。危急间,诸葛清岚率领五十余名宋兵出现在苞桥前,拼死挡住魏军。这五十宋兵个个忠肝义胆,血气冲霄,竟然挡住魏军片刻。诸葛清岚更是仗剑冲破魏军军阵,杀向拓跋建。

  冷秋霜则组织百姓纵火焚烧苞桥,然后将暗留的后招使出,组织百姓在树林中猛擂战鼓,高声呐喊,魏军认为宋军主力抵达,大为惊恐,争先恐后跳入苞水逃命,淹死者过半。拓跋建被诸葛清岚重伤,侥幸逃脱。

  沈庆之退守历城后,不久便驰返京师,途中接到刘义隆诏命,命他北返救援王玄谟。当沈庆之行至彭城,却因拓跋焘已率军近,无法继续北上。江夏王刘义恭任命沈庆之为太尉中兵参军,将其留在彭城。

  而此时,萧城魏军距彭城仅十里之隔,彭城守军虽多,但军粮匮乏,形势不绝如缕。刘义恭弃城南逃,太尉长史何勖提议全城撤向郁洲,再从海道返回建康。刘义恭反对,因为大军行动缓慢,万一被魏军追上,宋军无法与魏军野战,必然全军覆没。

  沈庆之道:“彭城兵少食多,江夏王、武陵王二位亲王可用箱式战车结阵,派精锐护在外围,前往历城,我与护军将军留下镇守彭城。”在北伐之前,其因严词发对北伐,惹得刘义隆不满,此次其随王玄谟、萧斌率领中路军,由于被王玄谟、萧斌压制,毫无作为,眼睁睁的看着北伐之功因东路军的失败而前功尽弃。此时其之所以提议刘义恭、刘骏前往历城,是因为这样便可不再受宗室压制,可一展能为。他相信,只要自己留守彭城,魏军绝无可能攻克。

  护军将军正是萧思话,其见沈庆之建议两位亲王派自己留下守城,不由心中骂娘。

  太尉长史何勖则建议直奔海边郁洲,再从城撤向郁洲,再从海道返回建康。刘义恭反对,因为大军行动缓慢,万一被魏军追上,宋军无法与魏军野战,必然全军覆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