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七章 决意北伐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王宝兴被高灵重伤后,功力大减,又听闻岳母被赐给高车滑骨,便将其妻卢婧纤与其女王霄羽交由李怀素照管,自己出塞前往度斤镇救母,滑骨敬佩王慧龙之磊落,便将王宝兴岳母归还。由于南方刘氏对太原王氏有灭门之仇,王宝兴便没有如柳光世那般逃至南方,而是选择闭关却扫,塞门不仕。朝廷连番征调为官,均不就。

  益州,青羊之肆。

  李宗予端坐案几前,在案几上,放着一张纸,纸上画着一个卦象,下巽上离,正是鼎卦。李宗予手指不停捻动,正在卜算。倏然,其眉皱如山,一口鲜血吐出,脸色惨白如纸,望着眼前卦象,喃喃道:“黑兔走入青龙!黑兔走入青龙!二十六个甲子后……”

  元嘉二十七年六月,宋文帝刘义隆见崔浩被杀,决定趁夏季河渠水盛之机大举北伐。丹杨尹徐湛之、吏部尚书江湛、彭城太守王玄谟等齐声赞同;而左军将军刘康祖以为岁月已晚,建议推迟一年。

  刘义隆的选择自有其道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而种秋收,若是影响粮食收成,必然导致民心大乱,因此历来全国范围的大战,大多避开种秋收,选择在冬夏时节。

  800mm等降水量线是决定华夏的一条极为重要的分界线,该线是暖温带与亚带的分界线,历来南北对立,多以此线为界,也就是秦岭淮河线。

  若是南方北伐,多选在夏季,因为此时河水暴涨,便于船运辎重,而且南北温差不大,可免于水土不服,而到了冬季,北方河流结冰,船运不便,衣物粮食匮乏,士兵不耐北方严寒,战力大减,不堪一击。

  若是北方南征,多选在冬季,因为此时北方河流结冰,骑兵踏冰而过,一路平川。而到了夏季,马匹多生瘟疫,河网密布,行军多为不便,北人又不适应南方炎的气候,常会水土不服。

  这便是刘义隆选择在此时北伐的缘由。

  但刘康祖的反对亦有道理,此时已是六月,南朝整备粮草,集结军队,颇费时,毕竟南北之间廿载承平,使得很多南人醉心于烟火缭绕的极乐世界,备军速度已大为减弱,这点从悬瓠城之战进行了四十余天宋朝援军才赶到便可看出。等到宋军匆匆忙忙集齐完粮草辎重,赶到北方,只怕已是秋初。大战自然不可能一蹴而就,若是僵持几月,等到冬,北方反扑,自是所向无前。因此刘康祖建议缓兵一年,以便南方有充足的准备时间。

  但是若缓兵一年,魏朝将从悬瓠城之战与国史之狱两件大事中缓和过来,到时再北伐便难有奇效。并且,在刘义隆看来,反季节作战并无不可。宋朝开国皇帝刘裕亦曾在秋季行军。在灭后秦之战中,刘裕在秋冬之际占据河南,让士兵熟悉北方气候,在翌年灭亡后秦,此战刘义隆亦曾参加。

  不过当时的北方尚未一统,气吞万里如虎的刘裕又是军事天才,其竟南北之间廿载承平,使得很多南人醉心于烟火缭绕的极乐世界,备军速度已大为减弱,这点从悬瓠城之战进行了四十余天宋朝援军才赶到便可看出。等到宋军匆匆忙忙集齐完粮草辎重,赶到北方,只怕已是秋初。大战自然不可能一蹴而就,若是僵持几月,等到冬,北方反扑,自是所向无前。因此刘康祖建议缓兵一年,以便南方有充足的准备时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