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裴怀珹心中有一个主意,“陛下,黎大人病了,会不会是因为那个跟他要好的宋百户被外派到琼州的原因,陛下不如把人调回来,相信黎大人的病便会不医自愈。”

  朱晟泽心道,裴怀珹应该是看出了自己已经知道了他跟黎臻不睦,才故意替他说好话的,“没想到,你这么替他着想。”

  裴怀珹主动开口赦免宋映白太过突兀,便以黎臻的名义实现目的,“我听说那个宋百户纠正几个错案,很有威望,想必是黎大人的左右手,不如调回京城继续效力。”

  朱晟泽装作犹豫的样子,“这个……太皇太后做了一很不吉利的梦,不想他留京,朕也没办法。”

  裴怀珹道:“那陛下可以把他调到南京或者天津卫,只要不去琼州就行了。”

  朱晟泽不敢把鱼线拖得太长,见他语气真诚,便道:“好吧,那朕过段日子就把他调任南京千户吧,这样黎大人的病也会好了,看到你们关系如此融洽,彼此关心,朕很欣慰。”

  裴怀珹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

  朱晟泽道:“既然今日正好有空,裴爱卿留下来跟朕一同用膳吧。”

  裴怀珹道:“微臣害怕曹小川听到消息外逃,现在就想将他逮捕归案,请陛下准许。”

  朱晟泽后悔不该急着下定夺,应该边吃边聊曹小川的罪证,现在人家的目的达到了,愿意留下来陪他才怪。

  不过,这样也很有意思。

  “好好办事,去吧。”

  “是。”裴怀珹毫不犹豫的退了出去。

  宋映白走得很慢,因为哥哥跟他说过,尽可能想办法让他在半路上改任南京,所以他磨磨蹭蹭拖延速度,一路上游山玩水,就是不急着赶路。

  走了差不多三个月才刚过长江,年也是在路上过的,幸好有雄厚的财力做保障,一个人在路上过年才不至于那么难过。

  他给家里发了封信,告诉他们,他已经调任琼州了,如果有什么事就别去京城找他了。

  本想再顺便给黎臻写封信,但摸了摸脖子,还是算了,谁还嫌命长。

  万一被太皇太后察觉了,觉得他在路上还不安分,卯足了劲的要勾他们家黎臻,他真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过完年,他继续拖拖拉拉的上了路,走半天歇半天,绝不疲劳赶路。

  反正调令的目的是驱逐他,让他离京就行,也没规定到琼州的时间。

  他甚至冒出一个念头,如果他就这么消失了,不去琼州,但只要离开京城不再见黎臻,怕是上面也不会再管他了。

  又走了半个月,春暖花开,越走越热,却仍旧不见调任的圣旨,他安慰自己,可能宫里过年,还没忙过来,再等等再等等。

  终于在路上又熬了一个月后,在一个温暖祥和的午后,他盼到圣旨,大意是,宋映白平反冤狱有功,擢升南京锦衣卫千户。

  千户?升官了?这难道是对自己的补偿?宋映白在路上的疲劳和担忧全部烟消云散,升官的好消息算是给了他这么多日的劳顿一点点安慰。

  既然收到了调令,宋映白朝琼州的方向挥了挥手,马不停蹄的朝南京赶赴。

  南京作为陪都,可是个好地方,六朝金粉地,锦绣繁华之都,保留了一套完整的朝廷机构,比如六部,都察院,自然也包括锦衣卫。

  只不过南京的锦衣卫衙门受京城管辖,最高长官是同知,也没有向皇帝直接上书的资格,凡事需要报奏京城锦衣卫衙门。

  不过锦衣卫还算好的,毕竟还有拱卫南京,探查情报的实质功能,真正惨的是南京的六部,整个一个养老院,各地官场的失败者都被发配到这里颐养天年。

  而此时南京最知名的要数繁华的秦淮河岸的花楼船舫,可谓粉脂飘香,连带着整个城市都有种纸醉金迷的气质。

  宋映白一到就感受了跟京城的大不同,简而言之就是太闲适了,这里每个人都不紧不慢的,就连锦衣卫,都不像在京城时,每个人都严阵以待,随时应对状况的样子,散漫的很。

  锦衣卫南京衙门的同知杜大人热情接待了他,虽然同为同知,但显然不如黎臻发展的好,五十来岁才坐到这个位置。

  “我就估摸着你这两天也该到了,哈哈哈哈,果然今天就到了。”杜大人有一个不算小的将军肚,随着发笑,下衣摆一撅一撅的,“南京是个好地方,你住下就知道了。以后有什么困难直接跟我说,不要怕开口,不要怕麻烦。”

  杜大人的态度至少说明他以后不会为难他,没上司的欺压,宋映白的担心少了一大半。

  接着杜大人又问了一系列关于他饮食起居的细节,比如有地方住吗?有仆人吗?有妾室吗?

  宋映白一一回答了,并表示生活起居的问题,他可以自己搞定。

  杜大人才放心的道:“那就好,你车马劳顿,不要急着来衙门,好好休息几天吧。”
他甚至冒出一个念头,如果他就这么消失了,不去琼州,但只要离开京城不再见黎臻,怕是上面也不会再管他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