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千年陈酒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说句不礼貌的,你这黄文相公说的岂不是废话?我爸贵为大明朝的皇室帝胄,是明符其实的皇太孙的儿子,他有这样糊涂要我们姐妹等你们四位相公5余年才下嫁?好了,其他不再多说了,越说,你们越不明,邓相公的饭菜就快做好了,我还没去竹林子挖酒呢,要不你俩跟我一齐去挖酒坛子,一会食晚饭,我父母亲大人见没酒招待你们,会不高兴的,但在竹子树中间挖起一坛酒,这是用大力气的活儿,你俩愿意跟我一齐去帮忙吗?”大兰像醒起什么似的,望着我脸孔泛红说。

  “这好啊!让我们去帮忙。”我和李侯很乐意。便跟着在木屋檐下拿上锄头和竹筐的大兰走,她沿着哪小溪涧往上游走,在一处种满竹子的天坑平地上,转了一会儿,在一簇竹林放下工具说:

  “是这簇竹树了,竹树中间哪空地有一坛埋藏了几百上千年的老酒,你们在哪平的空地上挖下去吧。”

  李侯拿起锄头按大兰的指导,在竹子林中间空的地方大力挖下去,这确实是要力气的活,李侯挖了一会,脸孔冒汗了,我接过手继续挖,大兰刚在一旁紧看着。我和李侯按大兰的指导,挖了一个直径近一米,深达近三尺的坑穴,这时大兰提醒慢点,慢点挖,别把坛子挖砸碎了……。突然“砰”一声响,锄头锄在石上一样。

  “好了,让我来吧,你们休息一会,”大兰接过锄头,蹲下身,慢慢用锄头挖开石块面上和周围的土,一块扁状形的石块露了出来。我和李侯见状蹲身将石块抬了起来,这时酒坛子也露出了面目,大兰继续用锄头在坛子周围小心地弄挖,一会儿在坛子四周露出了一个篓子挽手,我估计是用来装着酒坛放下埋藏的。

  “你们两个执着这篓挽手看看是否能扯动它,如果能扯动,就可将它抬扯起来。”大兰说。

  我和李侯蹲身在土坑里,每人执着一个篓耳,左右扯动了一番,然后用力一抬,这酒坛终于出土了,我们把它摆放在平地上,大兰蹲下身,用一把竹叶捆成一小扫帚,将坛子上面的泥土扫干净,再将坛篓四周哪些竹树根扯掉。

  “大兰姑娘,这酒在这竹树头埋藏了多久了?是否还能喝?”李侯一边帮清理竹筋泥土,一边问。

  “这坛子酒,究竟埋藏在这多久了,我也不清楚,这等一会你们揭开坛子上盖子就可看到了,上盖写有埋藏日期的。它可能比我还老了呢!你们信不信?”大兰笑着说。

  “这有可能,在地下埋藏酒,埋上二三十的是常有的,这坛子酒如果埋藏了二十年以上就比你老了,是不是?”我笑着对大兰说。

  “哈……你误解了,我说的是我的真实年岁,不是现在封冻了的年岁,好了,清干净了,你们把酒坛从坛篓里面取出来放到箩竹筐里吧。”大兰直起腰对我说。

  我和李侯配合,把酒坛慢慢从篓里取出放入大兰带来的竹筐,李侯拿起哪个装坛子的藤篓细看说:“这篓子不知用什么藤条编制成的,在地下埋藏了也二十年以上,这藤子好像还没腐朽不达,还挺结实和有韧性,真不可想象,文哥你看看。”李侯说过把藤篓递我看。

  “这叫千年藤,它埋在地下一千年都不会腐烂的,它是长在石岩上的,沿途你们不是见到这里的大山不是有许多山溪河流吗?人们就是用这种藤用几条拧成一根,叫藤绳,人们就用这种藤绳两端固在两岸绞紧,上敷木板便可由人当桥,行人过牛马了,这种藤子拧成的粗藤绳,尽管风吹日晒雨淋,也能耐用到一百年以上,有一年我爸带我们四姐妹出山,就经过这样的桥,尽管桥梁上搭敷的厚松木板都腐烂了,我过桥梁看到桥梁板底下哪粗大的五根大藤绳依然坚固。”大兰笑着解释说。

  “吾……?是什么东西,好像有一股特别的香味似的?实年岁,不是现在封冻了的年岁,好了,清干净了,你们把酒坛从坛篓里面取出来放到箩竹筐里吧。”大兰直起腰对我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