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误入太平天国秘地(1)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这是天王像三个篆字,也就是说,这人物是金田起义的领导,太平天国的领袖人物洪秀全,他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有浓彩重笔的一页。”我解释给李侯。

  “那这地方可不简单了,从我们进入这遍地方以来,特别是看到那三座寺庙废墟以及那小屋子里面的神像以来,我就怀疑它与历史上的某件大事件和某些历史人物可能有关联,你是历史系的大学生,在这方面会更有体会,不过从这里的迹象上看,说不定在这会有重大发现。你的看法怎样?”李侯提出他的见解。

  “我想也是,但这地方与地面上那些残留废墟不同,可能还没遭到人为的破坏,会有更多令我们想象不到的事发生,必须十分小心谨慎行事。”我对李侯说。

  这时墩仔和二胖看厌了这画,走到另一面黄布幔墙上不知在看什么,两人边看,边指手画脚地在评论着什么,我和李侯走过看,原来这墙布上挂着一幅横向展开的长卷轴画,它是用彩色绘描的一幅幅画像,画像描绘在一块宽度在60公分的长条形白布上,画的第一幅描绘的是在一处一个长形土坯墩上,一群人手拿着各种各样的扁担,木杠锄头之类,土墩上站着一位气宇轩昂的人物,似在动员或号召什么,画面上的人物均散发,头扎红巾。第二幅便是由几名骑马的武士领着一群浩浩荡荡的人群,好像是在进军的模样,第三幅是一幅激战撕杀的场面,其余画面大多是进军某地,取得大胜,将士们大庆祝捷的画面,其中有突出的战将画像数幅,我略略从头到尾看完这几十幅画,画上最后一幅是天京保卫战。至此,我完全明白了,这是太平天国起义的全过程,不知是哪位画家将其大要过程概况用画的形式描绘下来,这是近代史上有详细论述的一段历史课,关于这段太平天国起义运动在当时社会的历史意义,在史学界长期存在着争议。

  “你们看到了什么没有?”我问墩仔和二胖。

  “画是画得很好看,只是画下面没有文字作说明,不像连环画那样,每一页都有文字说明。”二胖说。

  “二哥啊,这与你喜欢看的连环画是不同的,它这种大长轴画卷是专门作展览用的,它是一大卷画好后,用针线挂贴在这黄布上面,就表明它是作展览用的了。”墩仔对二胖说。

  “那你俩有没有看出这些画上画的是什么内容没有。”我继续问他俩。

  “没有书名,又没有文字,里面的内容不明白,你能看出吗?”二胖问我说。

  “哈哈!二胖你这下问对了,这是文哥的特长,他不但看得出,而且非常懂,这是一段真实的历史,你问他,保证能讲清楚你听。”李侯笑着对二胖说。

  “那文哥说说吧,它上面画的是什么故事,是哪个朝代的事。”二胖问我。

  “这是一个很长的真实故事,不是三言两语可讲完的,今晚宿营休息时我再详细讲给你们听吧。”我对二胖说。

  “哦!文哥不提宿营的事,我们几乎忘了此事,现在已是下午5时半了,我们得决定在哪宿营了,肚子也饿了,大家认为在哪宿营?”李侯说。

  “反正都已5点半,近6点了,在哪都一样了,我们今天又没什么好野味宰杀吃,只能是啃饼干了,回地面那屋子,也是打地铺睡,不如在这石洞宿一晚,这里还安全点,不用开电筒,也有亮光。”二胖说。

  “我也赞成,比回那小屋子安全得多,回那小屋子,我他妈想起今天下午的事,我就睡不着,更怕那些大蜈蚣和大蛇半夜又来。”墩仔说。

  “那今晚就在这宿营吧,这里地方也够大,还有大桌子,木斗凳的东西,最紧要是还有光,还有连环画让你们看。”我也赞成。

  “二哥,他妈这大黑狗跑哪里了,怎么不见它在这大厅了?”墩仔突然对二胖说。

  “哎?刚才大家都在看这画,我也不留意,在这地方,它能跑哪去?我们在这,它一会便会自己回来的。”二胖说。

  大家在这石厅站了半天,都觉得有点累了,于是拿了几个斗凳子,在厅中间那张大桌子边上坐下,各自掏出饼干啃。在那瀑布潭中打满水壶的水,喝起来,也确实甘甜可口。我们围在桌子吃边谈都想不到会误入这样一个有桌子凳子的地方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