卅四:讨论天命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窦冕想了会继续道:“我认为的天命是官员对黔首的规定,是大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洗脑与绑架。”

  “具体点。”杨奉简洁的说道。

  “大汉走到今天这么强有力的地步,与其说是天命,不如说是群体凝聚力,具备足够强大的能力来抵挡情感暗示的人寥寥无几,因此易于在趋同的洪流中迷失。”窦冕解释道。

  “这样难道不好吗?”杨栋不解道。

  “不好,当这个群体中出现一个不同的声音,而且信任这个不同的声音人数越来越多时,会怎么样?”窦冕问道。

  “怎么可能?我煌煌大汉,岂会因留言而溃?”杨秉摇着头道。

  “人群中的成员彼此间通过暗示、情感传染等加快了无意识个性的显现,人们立即将接受暗示的思想外化为成自身行为趋向,也就是说信任的人越多,而后的人就会和之前的人一样盲目和信从,这就会形成历史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而后变会导致战争。”窦冕摸着下巴说道。

  杨栋嗤之以鼻道:“战争?我大汉不怕战争。”

  “冕儿,你认为会出现吗?”杨奉反问窦冕道。

  窦冕沉静了良久,开口道:“当今第一陛下无圣天子之像,第二地方豪强似乎渐渐不受控制,第三官员对于今上似乎渐渐失望,以上三点就会使得黔首和士人缺乏对一个群体的归属感,会是群体中责任感的消失。”

  “哦确实有点意思了,继续说!”杨奉摸着胡子兴奋道。

  “群体中的个人会有着盲目的从众心理,当出现一个众人都认为对的谣言,那么人群里无知与从众的每个人都想拥有那种融入集体的安全感,久而久之,这种反映成了一种不用经过大脑思考的条件反射,反而遮蔽了人群中正常的心灵,孤立的个体具有控制自身反应行为的能力,而群体则不具备。”窦冕自信的说道。

  “可否举例说明?”杨秉越发好奇的追问道。

  “很多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光武时到现在每年的祥瑞,难道不就起的这个作用吗?”窦冕举例道。

  杨栋有点不服气的说道:“冕儿,你又是如何看待天命这件事的?”

  窦冕腹诽道:“这杨栋真心是轴啊,吐了这么多唾沫,还问。”

  窦冕围着座位慢慢转起来,不多时一字一句道:“天命不过是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我曾听闻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这里面除了天便是人,也就是说天命取决人。”

  “天命与人有何关联?”杨栋疑惑道。

  “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非刘姓一家之天下,人心景而从之,是为天命,人心背而弃之,也是天命,是故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窦冕慷慨激昂的说。

  杨氏瞧着自己的这个走路还摇摇晃晃的孩子,有点不相信的看着窦冕,问道:“我儿似乎有大志向?”

  窦冕听到杨氏这么问,奶声奶气道:“天命跟咱们窦家无所谓,反正守着娘就行了。”

  杨氏一听,围着座位慢慢转起来,不多时一字一句道:“天命不过是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我曾听闻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这里面除了天便是人,也就是说天命取决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