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各有见解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互联网行业是前所未有的行业,而且又不受物理定律的限制,怎么就不能飞跃了?”江阔气不过海之心阴阳怪气的语气,挺身而出,“我去的国家也不算多,欧洲、美洲走遍了,澳洲就去过一次,还有日本和韩国也只去过不到10次,要说国外的创业环境以及经济氛围,确实比国内强了一些”

  海之心微露赞赏之色,以为江阔是在附和她的意见,不料江阔话说一半,话锋陡然一转。

  “但没有一个国家的制度、环境是完美的,也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一味地照搬别人的模式或是制度,肯定会死得很难看。同样,一味地抄袭和模仿别人,也会死得很惨。”

  “我不明白了,江阔,你把话说清楚,抄袭和模仿怎么就会死得很惨了?”周安涌气往上涌,江阔是泛指,听在他耳中,似乎是在回应刚才的海之心的话一样,而且他相信江阔很清楚一点,他的七合集团走的就是抄袭模仿之路,“以现阶段中国的科技发展水平,先是从承接香港和东南亚的低端制造业起步,不走抄袭和模仿之路,难道要自主创新?你自主创新一个试试?”

  国内不乏自主创新的先行者,但大多没能成为先驱而成为了先烈。但并不说明自主创新之路行不通,而是恰恰相反,自主创新需要底蕴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有些方面,自主创新之路好走的一些,比如基础建设,比如房地产,比如某些尖端科技。但有些方面,需要走抄袭模仿之路,比如电子产品的硬件和软件,比如电脑、手机、互联网,再比如芯片,等等。

  但不管是哪一个行业,哪怕中国从零开始,在抄袭和模仿一段时间后,也要走自主创新之路。

  没有自己风格的产品终究会被市场淘汰。

  周安涌不等江阔反驳,继续说道:“就像现在的手机、电脑、小灵通,包括机,有哪一种是中国发明创造的?我们所有国产的手机、电脑、小灵通等电子产品品牌,你能说出一家不是在抄袭模仿我就服你!别说我们民企了,就连清华同方、北大方正,他们生产的同方和方正电脑,说是品牌电脑,谁不知道其实也不过是一个组装品牌,比在华强北自己组装的电脑强不了多少!”

  江离气不过,就要站起来为江阔据理力争,却被何潮轻轻拉住了,何潮摇了摇头,他对江阔有信心。

  江阔看似反应迟钝,其实是胸有成竹,并不急于一时与周安涌一争高下。她慢条斯理地喝了一口茶,又朝余建成淡然一笑:“不好意思,让余老师见笑了,班门弄斧,希望没有打扰余老师的清静。”

  “怎么会?不会,不会。”余建成乐呵呵地摆了摆手,“年轻人争论一番不是坏事,理不辨不明嘛。我最欣赏你们年轻人的朝气和冲劲,想当年,我有不同想法和别人较真时,比你们现在激烈多了,哈哈。”

  江离忍不住问了一句:“余老师对模仿还是自主创新是什么看法?还有对照搬国外模式还是发展自己的特色道路又有什么见解?”

  何潮暗暗摇了摇头,江离问得太唐突了,他之所以一直不开口征求余建成的意见,是他早就看了出来余建成一副坐山观虎斗的泰然,要的就是等双方争得不可开交时,他再出面从中调和,才能显示他的权威和一言九鼎。现在争论才刚刚开始,他才不会提前介入并且下一个结论出来。

  还有一点,余建成估计也想听听双方的观点,也好让他从中接触新鲜事物和新颖看法,对他提升眼界和了解新兴事物有莫大帮助。最主要的一点是,他不会轻易抛出自己的论点,说错了,显得太没水平。说对了,也会显得他太过仓促。

  因为江阔和周安涌争论的焦点,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定论。改革开放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的许多尝试,就更是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一次又一次被摸过的石头了。

  没有权威定论的事情,余建成不会做出自己的判断,是他身为上位者的矜持,也是保持他身为上位者的权威和神秘的策略。

  果然如何潮猜测得一样,余建成非但没有正面回答江离的问题,反倒摆了摆手己的特色道路又有什么见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