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前店后厂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本来已经举起拳头想要一拳砸下去的和仔一下愣住了,何潮前倨后恭的态度转化太快,让他一时没有反应过来,过了好一会儿才转过弯来儿,伸手接过了何潮的烟。

  何潮顺手拿过王阿姨的火机为和仔点烟:“和哥是江西人?”

  和仔翻了翻白眼,从鼻孔中哼了一声:“算你识趣,和哥最大的弱点就是脾气太好,从小老爸教育说,伸手不打笑脸人。你得感谢我老爸,否则今天你别想走路回去了。对,和哥我是江西人,你不会是我老乡吧?”

  何潮暗笑,他不但一口很标准的普通话,还长得很北方,怎么会是江西人?不过也印证了和仔为人简单,既不见多识广,也没有识人之明。

  见一场冲突化解于无形之中,王阿姨暗中长舒了一口气,不由又高看了何潮一眼。这个小伙子有原则讲义气,又会审时度势,不一味儿无理取闹,是个人才,不由越看何潮越心生欢喜。

  “不是,我北方人。”何潮回身冲王阿姨笑了笑,“王阿姨,几个兄弟每人一瓶可乐,我请客。和哥,给个面子,给我一个请客的机会。”

  和仔顿时感觉面上有光,大手一挥冲几个手下说道:“都听到了?这位小兄弟请客,还不赶紧谢谢。”

  一瓶可乐喝完,何潮差不多就从和仔嘴里套出了所有他想要的信息。

  和仔确实就是辰哥的手下,他们刚从香港送货回来。本来有香港客户说好要送货到深圳,已经谈好了价格和交货的时间地点,结果到了香港后,香港客户又反悔了,说是江氏物流已经抢先一步带走了货物,此时差不多送到了深圳客户手中。

  江氏物流本身就在香港,论时效性自然是比辰达物流快,而且一向不愿意在价格上让步的江氏物流也低下了高贵的头,开始降价了。本地优势再加上价格优势,辰达物流在香港好不容易建立的客户群,瞬间被江氏物流挖走了大半。

  和仔等人只好空手而归,少赚了一大笔的他们自然气不顺,还好华强北又有活儿派送,有一个客户要紧急送一个样品到樟木头镇。

  樟木头镇位于东莞市。

  早年香港将落后的低端制造业产业转移到了深圳,先是集中在了福田区,也就是华强北一带。而随着华强北成为深圳的市中心,现在正在进行的华强北升级改造,就是深圳的一次产业升级转移,将低端制造业向东莞转移。

  樟木头镇是深圳低端制造业转移的一个重要落脚点。

  原先在华强北一直是前店后厂的模式,前面是门店,摆出样品销售,后面是小型加工厂。有客户看上哪种产品,下了订单后,后面的加工厂马上开工制造,快速而高效,模具一开,产品就源源不断生产出来,比起国外以及香港等地需要各种流程、设计以及审批,快了不知多少倍。正是因此,华强北才得以繁荣一时。

  低端制造业转移到东莞之后,依然是前店后厂的模式。何潮虽然还没有去过东莞,但却见过前店后门的格局,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儿。作为小规模化生产的手工作坊模式的加工厂,船小好调头,确实是优势。但劣势也很明显,比如加工精度不够,无法大规模化生产,同时无法承接最新高科技产品的加工,只能进行简单的二次封装或是组装。

  不过也正是大量的前店后厂的小型制造加工厂,才催生了物流业的发展,几万家店,平均十分之一的店每天有货物要配送,也有几千个单子。

  一瓶可乐喝完,和仔等的样品送到了。

  是一个类似手机外壳一样的样品,类似直板手机,却又不像市面上的大多数品牌手机。何潮拿过来看了几眼,觉得好奇:“不像诺基亚,又不像爱立信,更不像摩托罗拉,到底是模仿哪个品牌呢?”

  在华强北,地下工厂模仿名牌手机、游戏机、数码相机、3等等,是不是秘密的秘密,基本上每个知名品牌的名款型号,问世后三个月内,必定有仿制品出来。

  因为是仿制品,没有品牌,也不敢打上产地,许多仿制品只在上面印上了“”两个字母,是深圳的拼音缩写。到了2008年,有人以为是山寨拼音的缩写,山寨一词就在网络上迅速流行开来。

  而在香港,小规模经营的工厂或家庭小作坊被称为“山寨厂”,其出产的产很明显,比如加工精度不够,无法大规模化生产,同时无法承接最新高科技产品的加工,只能进行简单的二次封装或是组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