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新的茶路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李岘吓了一跳,这么多不要脸的老货,那不得吃死自己:“是得认真应付,都是些吃人不吐骨头的老家伙。”

  赵璋一听,得,这把自家的叔父赵隆也算进去了。

  “你多时就回去?”

  “过了年初三就得动身,那边事忙得很。”

  一旁听着的赵坊吓了一跳:“怎么,边界上有事么?”

  李岘摇头:“没事,是青唐州那边有些公务。”

  赵坊轻舒了一口气:“这就好,这战事不休不止,总是不能让人不得安生。”

  李岘也有些无奈,民心思安,可是西夏人总是不安分,这也没有办法。

  吃罢饭,起身告辞,却见厢房的窗户纸上抠出来个窟窿。李岘不由摇头暗笑,小丫头家家的,想看就看呗,何必躲躲藏藏。只不过等出了院门,才觉得有些吃亏,自己被人家瞧过了,可却是咱却还不知那没过门小媳妇长得啥模样?

  不太公平啊!

  于是偷偷一脚就重重踩在了二舅哥赵珉的脚背上,看着他脸色扭曲,却又怕因失仪遭受长辈呵斥的神色,心情顿时又开朗了起来。

  冬天的天色真的很好!

  没有任何污染,天很蓝,云彩也很白。

  堂兄李瑞终于在节前从蜀地赶了回来,这个年头通往蜀地的道路实在是太难走了。先得到凤州河池坐船,沿嘉陵江南下,到了利州在昭化城下船,然后走剑门关到成都。况且李岘还让他去恭州和南平军綦江买地和山林,能在大半年内回来就还真的不错了。

  红茶的制作过程比绿茶只是多了一道发酵工序,但口感绝不相同,因为茶叶里的大部分茶多酚在氧化后转化成了茶黄素和茶红素。相对于绿茶,红茶更适宜烹煮,分解油脂的能力更强,也就是说更加适合草原民族的饮食习惯。

  陇右一带人的生活和饮食习惯与胡人相近,在吃饱了饭之后再喝一杯煮好的红茶,确实有助于消化。

  现在李家父子三人就坐在书房里,一边喝着色泽澄红的茶汤,一边商量着这份新的生意。茶叶本身就是一项大宗生意,否则喜欢敛财的大宋官府也不会将其列入官卖品。只不过在神宗年之后的管控没那么严了,允许商人自行收购和自运自销,官府只负责收购。

  由于李岘与土蕃和羌部的大部分首领关系较好,贩卖茶叶在李家也算是一项大宗生意,仅仅次于自家的布匹生意。现在一种新的产品被开发出来,在生意场上一向头脑和嗅觉很敏锐的李峦一下就看出了其中的商机如果这东西在草原是深受欢迎的话,李家有可能拿到西北茶叶交易将近一半的份额!

  这意味着什么?每年数百万贯的贸易额,即使是仅获利两成,那会是多少?想到这里李峦的毛孔里都往外散发着兴奋。

  李岘看到满脸通红的大哥和一脸无所谓的老爹,不由暗自叹了一口气,在做生意方面自己的老爹确实没什么天份,“这事我看由大哥去蜀中主持吧,当然陇右这边收货和出货就只能父亲多操心了。咱家的商行都运转正常,无非就是增加一项新的货品罢了。”

  李峦站起身来:“我得尽快准备,破五拜完宗祠之后就动身,须得赶在春茶之前就安排好收购和制茶事宜。还有这发酵之法应当严格保密,需由自家可靠的人来经手。”

  李岘笑道:“大哥还是太贪了点,这茶叶发酵并不难琢磨,实际上咱卖的茶叶里就掺有没焙干好的半发酵红茶,只不过是混在绿茶里面,大家寻常没注意到罢了。这独门生意,做个三、两年就好,时间久了,反倒容易让人眼红。我觉得咱家先做,等生意好了,别人家愿意掺和也就随他们,当然能够大家合作一起赚钱最好。”

  李峦点了点头:“这事到后面我会考虑的。”

  李岘稍微放心了一些,陇右这地方,在几年后实在是风险太大了些,家中能避居到蜀地,确实要安全得多。他弄出这红茶生意来,也是存了一些这方面的心思。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