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文明的起点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后世有很多学者认为辽国的衰弱是因为他们的汉化程度太高了,这实际上是一个错误的认知。大辽国实际上是一个很复杂的民族集合体,但是占人口比例很少的契丹人却作为贵族掌握着这个国家的政权,一个少数民族统治的国家,无论它多么强大,也许只需要一个契机,就会立即分崩离析。

  就象是后世的元朝或是清朝。

  李岘现在没心情也没功夫理会童太尉在东京正策划的大事,铁匠头李和这货在炼焦时给他积攒下来了十几大铁桶炼焦过程中的副产品煤焦油,怎么处理如此复杂的化学混合物是一件绝对令人头疼的问题。

  用焦炭炼铁或炼钢要比煤炭节约燃料,而且效率也高得多,这是个燃烧值的问题。

  焦炭的燃烧温度很容易就能达到1200度,而木炭寻常只能达到900多度,炼铁时就需要强通风。所以用木炭在冶炼生铁时很难将铁矿石完全熔化,铁水中的含碳量很难降下来,这也是古代为什么生铁也就是铸铁产量比较高的主要原因。

  而使用焦炭作燃料就比较容易炼出熟铁或者是钢出来。

  李岘对于在会州水泉堡煤矿一带建一座大的冶铁炉兴趣不大,因为这一带铁矿石储量实在是太少了,把这里当做钢铁基地来做没有任何意义。

  他现在重点关照的目标是太平监下属的冶坊堡和兴州的济众监。冶坊堡那一带是后世的张家川铁矿和张家川钢铁厂,而汉中兴元府的兴州监的特点是安全性比较高,似乎是以后金兵也从来就没有能打到过那一带。

  做为基业自己的支点,李岘当然希望越安全越好。

  科技的进步从来都不是一步一步缓慢发展的,许多发现和发明只是因为一个契机比如一颗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砸中脑袋,一个困扰了人类好几百年的问题就被解决了。而现在,李岘的脑袋里似乎装着好几百吨水果,但却找不到躺在树下的人。

  李岘认为他目前的知识储备足以解决当下工匠们在生产中所遇到了一些问题。

  现在的问题是他需要培养出一大批工匠哦,应当是未来的科学家来发现和提出各种各样的疑惑。

  他现在最急需的是寻找一批读书识字的少年来传授他们法术主要是化学和冶金常识。这只限于后世的高中生知识水平,因为更为专业的知识李岘自己也不知道。

  得益于李岘在自家庄园推广的普及少儿识字教育,在他一声令下之后,五十多位已经完成蒙学和初级算学教育的少年从他名下的六个庄园里被选用了过来。

  这些被选送到会州城的少年们脸上充满了兴奋,据传说家主将会传授他们一种道家最神奇的仙术炼金术,学会之后,就能够点石成金。

  当这些少年在见到李岘时却根本没有任何看到神人的感觉,因为自家的家主在院子里正弄得自己满身油污,脸上也黑一道白一道的。

  李岘在看到这些满脸迷惑的少年们之后,立刻露出了一口的白牙:“骚年们,你们的修仙这路将从这里开始,看到没有,这里有十六个大桶,里面盛着这个世界上一种很神奇的物质煤焦油,你们现在要学习的就是跟着李总管,怎么把它分解出来!”

  怎么样,哥给的起点高吧,一上来就开始教授有机化学!

  让李岘没有想到的是,自己这个冬天所有麻烦的起点都是由这里开始的。

  水泉堡煤矿的生意不错,李和主管的焦炭使用效果很好。销售主要是通过水路,这涉及到运输成本的问题。

  于是会州城外很快就冒出了两家船厂,还有人在做造船生意。

  把会州炭运到兰州、会川和定西城去卖,还是有利可图的,甚至还有人把焦炭通过祖厉河运往秦州去售卖。

  许多贫困的农户到了冬天原来只能蹲在家里“熬冬”,现在又多了一条活路。

  一条很辛苦的活路。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