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积蓄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以康平为首的十几名家丁被李岘任命为营中教官之后,也不知这些货们是为了报答家主的知遇之恩呢,还是为了发泄这么多年在心头积郁的怨气,表现的格外积极和凶残,竟然好几次差点在军营里引起军卒们的哗变来。

  幸好这些军卒有三分之一出自李家的庄园,他们知道一旦被家主赶出家门的后果是什么,在这些人的疏导和弹压下,总算是没引起大事。

  另外就是那十几个变态虽然不时换着花样折磨大伙儿,可是营中却经常加餐,能让大家都吃饱饭,而且每隔几天还能有一顿肉食,这份待遇是连禁军中都没有的。厢军的粮饷定额大家都清楚,自从进了第三将之后,准能及时足额发放,另外如果训练时表现优异,还时不时能得到些钱粮的奖赏。

  为了自己和家人能吃饱饭,所以绝大多数人也就忍了。

  一个冬天下来,居然只有几十个人因为受不了苦而主动申请退出,另外有三十多人是被康平赶出军营的,用康平的话来说是这些人太油了,训练时偷奸耍滑,今后到了战场上也多半会是逃兵。

  训练时不是看成绩,而主要考核的是有没有尽全力。

  能力不行可以练,但是禀性不行就是真废了。

  汉民族对于痛苦的忍受力可以说是远超于这个世界上的其他民族。

  但忍字头上一把刀,时间久了,这些军卒身体慢慢变得强悍起来,但是性格里却有了一丝暴戾的气息。

  李岘见此不禁有些担心。

  可是康平却为此而感到自豪,他说练兵就是要练出这种戾气来。

  卧槽,这是什么理论?

  不过,李岘的杂事太多,也没那么多心思放在军营里,就随便这些货们去折腾就好了。

  康平他们这些人的抱负却是很伟大的,这些货们一直直向手下的军卒们灌输着杀光那些异族的观念,当然,这帮人更想杀光那些原来宗喀国的土蕃人,因为他们弄死了种大帅,才害的他们成这样。可惜,那些土蕃头人们现在却大都成了大宋国的蕃官。

  他们只好把这股怨气转移到了西夏人的头上。

  一个人如果长期不懈地干一件事都能让这件事变得高大起来,况且康平还有十几个同伙和帮凶。

  所以整个冬天,这些人就在不断地变着法地操练李岘手下的三千人马,甚至还包括庄园里的庄丁和马场里的牧丁。

  看样子这帮家伙们是准备把自己的家主推上战场。

  而身为这支部队的主帅,李岘却根本没有任何想在战场上搏取功名的远大理想和觉悟,他的目标只有一个,好好地活下去,尽可能地活得比任何人都长一些。

  而战场,却绝不是一个生存的好环境。

  骑马站在小山顶上,在手里提着一只刚刚猎获的山鸡,俯瞰着脚下荒凉的河谷,李岘心底莫名其妙地涌起一股豪迈之情。

  准确地说这片河谷并不荒凉,只是一大片被冰雪覆盖住的河谷草场和稀疏的林地,等到春暖花开,这里立刻会变得郁郁葱葱,充满了生机。在河畔稀疏的林地边缘,已经被来回从会川城到巩州马监轮训的军卒兵践踏出一条宽阔的驰道出来。

  李岘一度担心马场里的军马会不会受不了冬天里的折磨。

  事实证明他的担心是多余的。

  本章节内容由手打更新

  三天轮训一次的军卒和战马都没有什么问题,那些军马虽然看上去不是那么膘肥体壮,实际上却是变得更为矫健和驯服。

  李岘甚至认为他的手下们在马上的表现要比禁军中的骑军更好。

  稍稍令人可惜的是,一但童大帅重返河西,这些军马还是得交还给禁军的手里去。

  看着手下第三将军卒们的表现,李岘已经不太担心西夏人的袭击了。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