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过年(一)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不过在打听到那姑娘只是姥爷家的一门远房之后,才放心了一些。那没过门的媳妇自然姓赵,说是书香门第,也就是说是地主出身,与现今熙河路副招抚使赵隆是本家,只不过长得什么样李岘却从没见过。

  这成纪县的赵李刘张四姓大户人家,世代联姻,随便找出两个人来,准能扯上狗连蛋的亲戚关系。

  这就是封建时代,这些乡绅豪族们抱团取暖,就连朝廷派下来的官员们也轻易不敢触动。

  “我估计没空,明年与西夏人还有大战。”李岘淡淡地说道。

  “还要打仗啊,那你会不会有危险,不行咱就别当这官了。”赵氏听后顿时紧张起来,她倒不关心战争的结果,只是担心自家儿子的安危。

  “娘,没事的,我只是带着人在后头送送粮草,又不是真的上战场去冲锋,没啥危险。”李岘劝慰她说道。

  “这就好,你可别学那些个楞头青们,什么功劳不功劳的,要是看到有危险可得快点跑,躲得远远的看着,不得凑上去看热闹。”得,赵氏这是把打群架当成了打仗。

  李岘无语,只得点头称是。

  随即赵氏就安排下人们赶紧烧水,让两个丫环侍候着自家少爷沐浴更衣。

  这年前该走动的亲戚都已经走过了,倒不用李岘去操心,回到家后,他倒是难得睡了回好觉,甚至连早饭都没有起来吃。

  第二天一大早,赵氏就开始忙活起来了,厨房里准备年饭,还有上供的祭品,都得要她亲自支使,一般来说,过年时都是家里的女人最操心的时候。

  老三李岩早就从州学放了寒假,一直在家里读书,不过总是找借口出门,说是以文会友,李岘估计他有九成是跑出去玩了。

  李家对他能考中个功名也不抱什么太大的希望,顶多也就是个秀才。陇右这地方,几百年处于羌人和土蕃人的威胁之下,大家基本上没什么读书的习惯,历年来武将出得不少,可是有宋一朝就没几个能中进士的。

  在西北,大家对通过读书得到功名的渴望可没那么强烈,有那闲功夫,还不如练好弓马,到战场上去搏取一场富贵呢。

  李岘起床洗潄完后,已经是半晌午了。

  丫环小菊过来问他想吃点什么,李岘摆了摆手说:“给我倒碗奶茶来就行。”

  茶一直在外屋的炉子上熬着,实际上只需要加上小半碗牛奶一兑就行,秦州人喝奶茶和土蕃人差不多,都是在熬茶时放上一些盐,里面还要放入葱姜等物。李岘并不太习惯这种用绿茶熬制的奶茶,一直琢磨着什么时候把红茶给搞出来。

  真正分解动物脂肪的效果,红茶确实要比绿茶要好一些。

  李家的宅院是两进的青砖瓦房,前后两座个套院,而且位城内西南一角。秦州城虽然雄阔,但是城内人口众多,能拥有这么一处宅院已经算是不错的人家了。由于周边吐蕃、胡人和羌人一直觊觎汉民的财富,从中唐一直延续到如今的不安全感让秦州几乎所有的大户都挤进州城里来居住,形成一种畸形的繁华。

  这些秦陇世家之间的关系很奇怪,即相互联姻合作,抱团取暖,又明争暗斗,在背地里使阴招,下黑手,想法去占对方的便宜。

  秦州城里实在是太挤了,而大家都想让自家住的地方宽敞一些。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