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刘家九郎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李岘打猎的兴致顿时就没有了,无奈地转回到军营里,带关刘锜走进自己的帐蓬,这个身材粗壮的家伙可算是他记忆里有些印象的一位历史名人。

  他从壶里倒了一碗煮好的凉茶给刘锜,看着他几大口就喝干了,然后就一屁股坐到了他的木榻上。

  “刘大帅有何吩咐,九郎请说。”刘锜在家里排行老九,刘仲武这老货还真是能生,家里头男男女女、大大小小加起来十几个娃,老大刘锡今年都四十多了,而他最小的闺女如今才不到五岁。

  “父亲听说你在会川城附近买了好几千顷河谷地,他也准备在城外买上一些荒地建个庄园,请李兄帮着挑块地方。”

  刘仲武这老货看样子是准备粘上李岘了,要跟着李岘建座庄园。

  “城北祖厉河边上那块地就很不错,不知刘帅要买多少?”

  “我家可不象你家趁那么些钱,父亲准备先买三百晌荒地,这回仗打完有些军功,可能朝廷也会有些封赏,父亲准备也要成这里的荒地。”

  李岘眯着眼看向刘锜:“九郎准备管这片庄园?”他有些心虚,自己要是把刘锜这位历史名将整成了在家守着种地的老财主,这玩笑就开大了。

  好在刘锜摇了摇头:“父亲是准备让五哥过来打理,我的目标是成为李轻车。”李轻车就是李广的从弟李蔡,汉代著名的轻车都尉,以善射闻名于世。

  李岘瞅了瞅刘锜身后背着的一张大弓,不由叹息了一声:“这是两石弓?”

  刘锜反而显得有些不好意思:“这是一石七斗弓,两石弓我只能开十多下,还不能在马上运用自如。”

  “听说有人能开四石的硬弓?”

  刘锜想了一下,然后摇头:“四石弓都赶上神臂弓了,那玩意可是射弩,人力绝不可为,不过我倒是亲眼见到过有人能开两石五斗的硬弓。”

  “那是谁?”

  “那人叫周同,原来是保安军刘经略手下的一个都尉。”刘锜说道,保安军刘刘经略就是保安军统帅刘延庆,以后的另一个历史名将韩世忠目前也正是在他的手下。

  “你还在长身体,也许将来也能用上两石五斗的硬弓。”李岘笑着说道:“不过想作李轻车可没那么容易,那得要有驱逐匈奴的战功才行。”

  刘锜怒道:“我偏偏就是要做李轻车,杀光党项蛮子,收复河西。”

  李岘耸了耸肩:“去年中国养子孙,今著毡裘学胡语。谁能更使李轻车,收取凉州入汉家……志向倒是不小,但这事难办啊,需要打败整个西夏,收复河西甘凉二州才能被世人称之为李轻车呢。”年轻人有抱负有理想才好,可惜的是有宋一代,包括凉州在内,整个河西都一直被西夏人所占据,那里的汉民后裔到现在怕是都已经忘了自己曾是华夏子孙了吧。

  “好,我这辈子就是立志收复整个西夏!”刘锜站起身来,挺起胸膛,象是在发表宣言。

  李岘想告诉他,这大宋国恐怕用不多少年就要玩完了,你这一辈子恐怕都都见不到这种机会。可是他只是又叹了一口气,却什么也没说。

  ……

  会川城这一带目前归秦凤路第五将将主任凤主管,但负责筑城的一千六百多号厢兵和临时征召的乡兵却是由李岘一个人说了算。老刘在战事闲下来后也到这边转了一圈,除了一句军中无戏言外,并没有多说什么。

  看得出来,他对于这一带的筑城进度还是相当满意的。

  筑城的黏土里需要混合着石灰一起夯制,这一带山上石灰石倒是也有不少,也建了几座石灰窑,但是李岘所期待的水泥却一直没有烧制出来。李岘不得不从自家庄园的水泥窑调来了几名有经验的老师傅,找出来的原因是石磨不行,磨出来的生料不够细。

  工地上的事李岘已经不怎么操心,现在他大部分的心思放在了自家三千顷地的规划上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先牧后农才是正确的屯垦方式。这三千多顷河谷地也没办法一口气都开垦出来,只能是一片一片先来,其余的地方先随便撒些苜蓿种,和杂草一起混在一起随意生长。

  本章节内容由手打更新

  这一带想要做到自给自足,还需要好几年的功夫。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