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筑城(一)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宋朝的军事地图就好象是一幅图画,山川河流等地形倒是一目了然,只是精确度不怎么高。李岘听这三人的谈话,似乎刘仲武准备明日率大军准备过河向麻累山屈吴山方向进军。那三人商量了一会儿,曹明得到几份命令后离去,刘仲武这才回到案前坐下,然后拿出一份文书递给李岘:“我准备明天就出发,这边由任副将率兵营牵制对岸夏军。刚才我们商议了一下,准备在会川城侧再修建两座军堡,互为犄角,以保证会川城和粮道的安全,这事就交给你来做,我再拨两营乡兵给你。”

  筑寨和修城也算是军功之一,这趟李岘在战场上肯定是捞不到什么功劳。他知道这么安排是刘仲武在送给他一份人情,不过稍稍迟疑了一下,他还是张口说道:“此地扼守咽喉,筑寨远不如修城,如果沿祖厉河在这里和黄河入口处修筑两城,那么我们在今后基本上能完全控制这一大片区域了。”

  刘仲武皱了皱眉头:“我们要修筑两座堡城从时间和人力上都些来不及,我需要这座寨堡在七月前就要修筑完成。”

  李岘在心里飞快地算了一下:“如果是三百丈见方的土城,我再招一些人手过来,城墙和城楼如期建好应该没有问题,不过城内的营房还得再需要一些时日才能全部修成。”

  高俅在一旁突然说道:“好,如果小郎能按期完成,某家到时给你向朝廷请功。”

  刘仲武盯着李岘:“军中无戏言!”

  李岘点了点头:“应该没有问题,不过需要再给我留下五十多个有经验的工匠,我需要制作一些器械。”

  刘仲武说道:“好,我从将作营调给你七十人,但是定好的工期不得有任何拖延。如果不行你自己就去想办法,抽调你自家的庄户,反正你家里的庄户也多。这事如果不能按时完成,你应当知道军法是啥!”

  李岘笑了笑:“这就没问题了,保证按时把城墙圈好修成。”

  高俅在一旁也笑道:“刘相公正在筹措着重新恢复秦凤路第三将,如果这事办好了,某家就保你个副将。”

  秦凤军主要由七将组成,高俅所说的秦凤路第三将在去年臧底河一役中被王韶之子王重带着全军覆没,现在还处于空编状态。

  这一将有三千人,副将也已经算是迈入西军中级军官行列了,所以李岘又躬身致谢:“多谢刘帅和高监军厚爱。”

  从刘仲武的中军营回来,李岘就回到自己营中刚搭好的帐蓬里,坐在里面静静地盘算着日后的计划。刘仲武和高俅两人向他示好是想合作做的李家的呢布生意,这样的合

  合作实际上对李家扩大销售也有好处,李岘倒也是很欢迎。以两人的人脉关系,说不定能够搞定今后的军服供应。

  至于说高俅是个大奸臣,李岘现在已经对这种说法嗤之以鼻。

  高俅此人在史书里不算有名,也没有在宋史里单独列传,只是在其他人的传记中提到过他几回。水浒传里高俅被描写成了头号大反派,那只是写的情节需要,与真实的历史无关。

  据他了解到的情况,高某人确实是当今官家赵佶的亲信,但历来做事却也没有什么出格之处,也算是规规矩矩。高俅一家几代也都算是文化人,他本人年青时还给苏轼当过几年小史,你想肚子里要没点真本事,一个青皮出身的人能么混成大苏学士的文书?

  高俅他亲哥哥可是正经八百的进士出身,现在是如假包换的从四品天章阁侍制,李岘自认为这辈子也没有人家这份本事。而且高俅有三个儿子,都是读书人,长子高柄进士出身,现任宋州县丞,次子高康荫恩被保荐进太学读书,没听说那个是整日拈花惹草,惹事生非的二世祖。

  以现在大宋朝官场的习气,若是谁家子弟敢象李歌唱家的儿子一样,估计皇帝案前的弹劾奏章至少能摞一起多厚。这是一个言官无罪的年代,虽然朝堂上党争激烈,大家背后干的阴谋勾当都不少,可是还没听说谁家的子弟敢无法无天地在天子脚下的开封府横行霸道。

  至于说贪财,这个年代的官场风气就是如此,只是贪多贪少的问题。大宋朝以来,由于对处于士大夫阶层的高级官僚处罚极轻,一般以贬谪为主,可以说是无官不贪,即使是号称清正说明模范的范文正公,在死后留下的遗产也比他一辈子的俸禄加起来还多。大家再想想难道老范一大家子这些年来都不吃不喝,难道炼成了绝世的辟谷神功?

  在捞钱方面,高俅的手段也只能算是平庸,否则也不可能混得在宋史上连单独列传都没留下的地位,如果单看水浒,都会以为他至少是个与后世的和坤和大人平起平坐的人物呢。

  这种在官场上人物打交道的事,只能说是各有利弊,这朝堂上争斗激烈,不知道受谁的牵连就能赶上一回倒霉事。

  李岘摇了摇头,把脑子里这种杂七杂八的念头清了出去,坐到了自己的小桌前开始写写画画,做起了筑城前的准备和计划。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