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十二弟,还好你不是商人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十二弟,你说的确实在理。不过你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我大明财政收入主要来自税收、屯田、官营产业。

  然文人可以免役、免税,意味着官吏、地主之流皆不必纳税。

  只能向下层人民征收,穷苦人家纳来的那点土地税和杂税,对大明财政来说几乎入不敷出。

  开垦耕地是我大明财政的主要来源,不过大多用于养兵和赈灾,留足战争储备后也剩不了多少。

  官营产业主要靠盐、铁,所得利润虽丰,然大明百废待兴财政支出逐年增加,军费开销太大,隐隐有财政危机的存在……”

  朱标在哭穷,但哭的有道理。

  针砭时弊十分到位。

  就连朱元璋听完,热血也瞬间冷却了不少。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朱柏的描绘的蓝图让他很心动,但是国库空虚,没有多余的钱如之奈何。

  徐达领兵出征,打起仗来十分烧钱,这些道理他不是不懂。

  可是北元残余势力一日不除,他就一日难以心安。

  对方亡我之心不死,他绝对不能给对方喘息的机会,让他们成长起来。

  不然到时候要付出的代价就更大了。

  他不是在为自己打这一场战,而是在为自己的子孙打这场战。

  朱元璋思考了片刻,方开口道:

  “标儿和柏儿说的都有道理,依咱看,修路急不在一时,等大明国力财政强盛了再修不迟。”

  闻言朱柏顿时懵逼了。

  费尽心思研制出混凝土,又费尽口舌和他们俩说修路得失,结果到头来事情只能搁浅?

  朱柏当然不甘就此放弃。

  他心中很清楚朱元璋和朱标,并不是不支持他大力推广修水泥路,而是财政不允许他们这么做。

  倘若能够解决修水泥路财的政问题,那么他俩的顾虑就可以迎刃而解。

  思考了片刻,朱柏方开口道:

  “父皇,眼下已过了农忙时节,百姓们没有太多事情要做,孩儿觉得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机会。”

  闻言朱元璋眉毛一挑,心有所感的询问道:“柏儿可细细说来!”

  见朱标也是一副愿闻其详的模样,朱柏淡然开口道:

  “父皇只要下旨凡是参与制作水泥的百姓,三年内减三成税。

  年底依照贡献的多少获得一定数量的金钱奖励,以此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凡是参与修路的百姓三年内减两成的税收,年底也给予相应的福利政策,刺激他们的积极性。

  有意愿的百姓可以先在属地预报名,最终解释权归朝廷所有。”

  顿了顿,朱柏继续道:

  “农忙已过,绝大多数百姓在得知有能够减免来年赋税、还有钱拿的好事,哪有不干的道理。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修路是件好事,不愁得不到百姓们的支持。

  父皇要把握的是修水泥路过程中,偷工减料、敷衍了事的现象……”

  朱标闻言,猜测朱柏的用意道:“十二弟是投资百姓本应上交的税收,来雇佣他们干活?

  可即使是这样,年底那么多人的奖金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啊。”

  朱柏摇摇头,大哥还是太年轻了啊。

  “这事不用担心,里面可操作的空间太大了。

  年底要给他们奖金不假,但我们完全可以选择分期付款。

  或者将水泥纳入官营然后再卖给百姓,得到的钱再拿一部分给他们当奖金,我们拿大头他们拿小头……”

  在朱标和朱元璋越听越震惊的神情中,朱柏将后世资本家的各种套路一一道来。

  听得两人目瞪口呆,一愣r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