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沈寻梅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云流一行人急急地出了钟国寺,钟伯驾车护送着几人直接回九王府。从山道下来一路上行人往来,看到车壁上画着的金色祥云图案急忙避开,如今雍京城谁人不知这是倾云长公主的车轿?这两日钟国寺海选,不少世家子弟都入寺参选,普通老百姓避其锋芒,平日也不往钟国寺周边凑,免得冲撞了贵人。苏玉从窗帘缝往外看去,一路上秋色点染,黄叶满地,马车从落叶上碾过,疾驰而去。她满心欢喜地说:“殿下,北方秋景果真绝佳,奴婢在午云可不曾见过这般景色。”午云终年温暖如春,林木郁郁葱葱,秋色并不明显。

  云流忆起午云秋日的景象,晴空万里,天际高远,吃过桂花糕便算是入秋,微风吹得人神清气爽,不似北方寒风吹面,冷风直往袖里钻。苏玉见她不语,心中懊恼,她怎地提起午云,明知殿下心境悲戚。苏玉捧了热茶递到云流面前,云流接过来大口吹着热气,茶香散开在车厢中。马蹄声渐远,被掀起的落叶重归地面,一个人影静静落在小道旁的银杏树上。

  午后的阳光打在树干上,银杏叶已经掉了大半,一根细小的枝干支撑着女子,女子的衣裙随风飞舞,黄色的绢纱就像满地的落叶,与这片高耸的银杏林融在一起,说不出的和谐。沈寻梅静静望着已经没入山脚处的马车,等了大半天,只有倾云长公主的马车疾驰而去,其他人或三三两两结伴而行,或乘马车悠闲驶出,莫非此次海选十分顺利?

  她那夜尾随长公主的马车到了钟国寺下不敢再上,这两日都藏身在银杏林中,看着各国子弟陆续进入钟国寺,心里说不出的烦躁。她本是灵体,加上受了重伤,根本不敢进佛法无边的钟国寺,心里好奇得紧又无计可施,只能候在外头。看众人的样子似乎里面风平浪静,可她昨日分明感应到了一股强烈的魔气。沈寻梅想了想,提脚往倾云长公主的马车追去。

  在她走后一只鹰隼从枯叶堆中钻出来,灰亮的眼珠眨了眨,朝着某个方向飞走了。沈寻梅很快就跟上了马车,刚要靠近她突然发现前方有透明的蝴蝶飞了过来,急忙敛了气息隐入一片荒草地里。蝴蝶飞了过来,在草丛里转了一圈又飞了回去,沈寻梅拍着胸口,忘了长公主还有蝴蝶,差点被抓个正着。过了一会儿她走了出来,慢慢地沿着大道往雍京城走,越靠近城门越是热闹,小贩叫卖声不听,各种食物的香味引得她咽唾沫,一个小孩举着肉包从她身旁跑过,肉香味飘进了她鼻子里,“咕噜噜!”她的肚子发出巨响,她尴尬地朝四周望了一眼,发现没人注意才舒了口气。

  她从前天夜里追出来就没有吃东西,之前不觉得饿,到这大街一站胃里就空虚得紧,她总忘记她现在是个“人”,是要吃五谷杂粮这等俗物才能活下去的人。她发现一路上有人偷看她,甚至窃窃私语,心生不悦,直到一个婆婆问:“姑娘,白日里为何蒙起头呢?”她恍然大悟,赶紧扯下了包得严严实实的头罩,露出了苍白虚弱的脸。

  雍京城共有九条长街,每条长街都热闹非凡,可直通皇城宫门。沈寻梅在天女街上转悠,身旁车水马龙不停,叫卖声刺耳,她捂住昏沉的头瘫软在街边,靠着一旁卖字画的摊位,双眼无神地望着面前变换不定的人影。

  不远处的飘香酒楼上,一群华服公子在雅间里正玩得热闹,一只酒碗朝着蓝衣公子飞过来,被他一把抓住。岑奕好不得意地说:“杨兄几年不见,准头是越发好了!”说着抱着碗一饮而尽,对面的人也不气恼,哈哈大笑起来:“二少武功精进不少,想来没少被拘在府中吧。”一群人爆笑,气得岑奕破口大骂:“好你个杨一世,军中三年你这惹人嫌的本事是越发长进了!”杨一世笑得豪爽,他领着杨家军东赴外海,在军中操练了三年,晒得皮糙肉厚,人也越发结实和圆滑。他身着滚边黑袍,衬得他越发沉稳,言语中又隐约可见锋芒,大将军的气势越发足了。

  裴祯笑着说:“岑二,今日为含世兄接风洗尘,他在军中苦寂了三年,你便让着他发泄吧。”岑奕冷哼一声,夹起一著山鸡送进了嘴里,杨一世替他满了酒说:“岑二,今日你我兄弟不醉不归!”几人推杯换盏,席间谈笑风生。裴祯见杨一世眼光瞄向独自靠在窗栏边闷头灌酒的冉阆,压低了声音说:“含世勿怪,东林近日心情不佳,整日借酒消愁,谁劝也不听。”杨一世颇为好奇地说:“哦,这是为何?”一旁的林家兄弟俩凑了过去说:“杨大哥有所不知,冉大哥喜爱那陈五娘,吵着要娶人家,谁知陈家将他轰了出来。”

  正在灌酒的冉阆一把扔了酒坛,猛地站起身吼:“你说什么?谁敢轰我冉阆?”声音吓得林家兄弟脸色发白,裴祯赶紧起身打圆场说:“东林,你酒醒啦,快来尝尝这魏老厨的手艺……”“让开,我冉阆什么没吃过,滚……”暴怒的冉阆突然停下,眼神死死地盯着不远处楼下,接着欣喜若狂地转身推门而去,留下几人面面相觑。岑奕一头雾水地问:“他这又是怎么了?相思病好了?”裴祯摇摇头,不知冉阆发什么疯,杨一世替林家哥俩扶正碗筷,安抚地说:“不必理他,他这是被女人迷了心窍,我们继续吃酒。”几人不理离开的冉阆,开始聊起了京中趣事。

&ems吧。”一群人爆笑,气得岑奕破口大骂:“好你个杨一世,军中三年你这惹人嫌的本事是越发长进了!”杨一世笑得豪爽,他领着杨家军东赴外海,在军中操练了三年,晒得皮糙肉厚,人也越发结实和圆滑。他身着滚边黑袍,衬得他越发沉稳,言语中又隐约可见锋芒,大将军的气势越发足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