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第124章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第124章

  由于之前宁氏曾经刻意避开过王香芹甚至不惜离家前往娘家待产。也因此她不单跟王香芹那头没了联系,连带朱母也不清楚她那头的具体情况。

  事实上朱家一直很忙的早先是为了朱四郎的事情忙得脚不沾地又有猪舍牵扯着经历以及朱母直到如今都不曾放弃给六郎说亲事。哪怕等后来,猪舍里的大半猪又被卖给了县太爷,朱四郎也平安的回到了家可朱家其实始终不曾缓过来。

  也就是在温氏和宁氏诞下孩子之后朱母和王香芹曾去看望过她俩,再往后就只顾着忙活自己那一摊子事情,没空管旁的事儿了。

  宁氏乐得如此,只要能让她别跟猪精奶奶待在一起其他的事儿都好商量。

  只不过,就连宁氏本人也没想到县太爷会声势浩大的开办养猪场且那个规模,即便如今只是初始规模,也比王香芹的猪舍强上太多了。对比下来人家县太爷那才叫超大养猪场王香芹这个只能算是家庭小作坊,小打小闹的,上不了台面。

  没过多久跟她通过气的堂妹就在县太爷跟前举荐了她。

  于是,宁氏成功的从王香芹的头号狗腿子,晋升成为县太爷跟前的头号狗腿子。

  狗腿子还是狗腿子,就是跟着主子变了样儿,宁氏表示这业务她熟啊,甭管是让她干实事,还是指望她管人,亦或是吹彩虹屁,她全部都擅长。

  感谢王香芹那些年的培训,让宁氏从一个土鳖乡下妇道人家,变成了啥事儿都精通的多面手。

  不过,因为宁氏已经跟王香芹和朱母他们疏远了,俩孩子也是托宁家人在照顾的,以至于等她离开秀水村都一个多月了,朱家老屋那边还是完全不知情。

  其实这也很正常的,别看是一个村子的,假如真的有心想要避而不见,多的是法子。就好比先前温氏不想让猪毛跟王香芹他们碰面,愣是教猪毛绕远路去上村学。加上王香芹他们本身也有很多事情要做,足足小半年都没见着人。

  关键是,很多事情要是不拎出来单独思考,是根本就察觉不到异常的。

  宁氏就是如此,她借着怀孕一事,循序渐进的让自己慢慢的消失在了王香芹跟前,且还是绝不会生疑的那种。

  只不过,哪怕这个事儿做得再隐晦,也总有曝光的那一天,尤其宁氏如今成了县太爷跟前的头号红人。

  就有那种想去县衙门开办的养猪场里做事却被无情涮下来的人,请托宁家人帮忙无果,就跑去朱家老屋寻朱母,想借着那些个拐弯抹角的亲戚关系,让朱母帮着说说话,好开个后门,让她也能赚公家钱。

  然而,那人把话一说开,朱母直接一脸懵圈。

  “等等,你说我家二郎媳妇,跑去县城里给县太爷做事了?就她?她会干啥?养猪吗?可别扯淡了,宁氏哪里会养猪了?非要说的话,她大概挺会煮猪食的。”

  宁氏会不会煮猪食,其实朱母根本就不清楚。可想着宁氏她擅厨艺,既然人吃的东西都能做得色香味俱全,那煮猪食肯定没问题了。

  可来请托朱母帮忙的那人却是连连摇头:“婶子你可小看宁氏了,她眼下压根就不在县衙门办的那个养猪场里,她是跑去了县太爷自己买下来的庄子上的大养猪场做事的。”

  “那不一样?”

  “肯定是不一样的,县衙门那个养猪场小,看着也普普通通的,就跟你们家那个差不多的,大概还要小上一半这样的。再说了,县衙门办那个养猪场本来就是为了赔偿养猪户们的损失,就算时间再长,最多也就两三年吧?等回头赔偿的事情了结了,那还不得关门吗?”

  “另外那个大的呢?”

  “大的是县太爷自个儿出钱买的庄子盖的猪舍,我没去过,倒是听人说了不少。据说啊,光那个庄子就比咱们秀水村要大上不少,猪舍更是多得数都数不过来。对了,县太爷还把最好的养猪工都调了过去,差不多是一个人伺候一头猪,养得可精细了。”

  朱母越听越糊涂,忙让对方先暂停一下,等她高声喊来了王香芹后,才将方才听到的消息,简单的同王香芹说了说,又问她:“养猪要那么精细吗?咋以前我瞅着你养得最细的时候,一个人也能伺候五头猪啊!”

  伺候五头猪那会儿,该是王香芹刚嫁到老朱家不久的事情。不过,对于王香芹来说,并不是她只能照顾五头猪,而是当时资金有限,况且系统新手任务的最低标准就是数量五的家禽或者家畜。

  等于说,这是客观存在的因素,并不是王香芹主观上只能养五头猪。

  王香芹在微微一愣后,倒是没说的那么详细,只纳闷的问:“一人养一头猪?咋养?天天陪着猪闲唠嗑?”

  朱母也不懂,又拿眼去瞧来人。

  那人是指望朱母帮着在宁氏跟前说好话的,自然不敢得罪关门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