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四章:奇书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这时代读书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并不是想读就能读的。最直接的一个原因,就是书籍太贵!

  世家送门阀垄断教育,而寒门子弟甚少可以出头?就在于教育的成本实在太高,寒门子弟根本承受不起!

  教育被世家门阀垄断,代代出人才,而寒门子弟根本没机会读书识字,如何同那些世家子弟竞争?

  此消彼长之下,不管王朝如何变迁,世家门阀都始终掌控着朝政,因为皇帝再不乐意也得用他们去治理国家。而世家门阀天下通过世交、联姻、结盟等等方式…组成一个又一个强大的政治同盟,维护着他们那个团体的利益,却弃国家利益于不顾。

  他们强大到无视朝廷政令,甚至可以操纵廷议、推翻一个王朝!因为天下官员都是“自己人”……

  世家门阀经过杨广的屠戮、经过隋末大动荡,也是受创极重,当下正陷入一个恢复元气的低谷。

  而李世民做梦都想想打破这些世家大族建筑起来的顽固藩篱,扶持寒门士子崛起,那样才能让天下趋于平衡,而不是世家大族一家独大。

  平衡,才是最完美的状态。

  可这又谈何容易?掌控教育资源的世家门阀根本不给普通人家子弟读书学习的机会。不读书不能明理,又如何跟他们争?寒门之中偶尔冒出几个出色人才,不是被世家门阀拉拢为外援,就是被打压得无法出头。

  究其原因,还是在于教育成本太高,高到连皇帝也望而却步的地步。

  世家门阀对于科举制度、义务教育没有太多排斥。是因为科举对于饱读诗书的世家子弟利处更大,而义务教育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他们的优势,但是人才需要时间培养,不是一蹴而就就有的,若是有人出头,大不了行打压、拉拢之能事。

  可是柴侯纸的问世,直接令他们的优势荡然无存!

  以后,寒门士子有廉价书籍提高学识、寒门孩子有免费的义务教育学习、入仕又有科举……再加上李世民的偏袒,世家门阀的超然地位必将芨芨可危。

  还有就是世家门阀并非铁板一块,相互依仗之余,相互之间又有比拼暗斗之心。

  这么一来,世家门阀的命运可想而知。

  然而,满朝文武都知道,造成这一切的,都是创立新式科举、义务教育、发明柴侯纸的柴令武造成的。

  望着柴令武这个刽子手,一个个神情复杂之极,尤其是出自世家门阀的官员,一个个目露寒光,杀气四溢,那眼神好似一把又一把小飞刀“咻咻咻”的往柴令武身上戳……

  柴令武懒得理会百色目光,坦然道谢后,行礼道:“圣上,微臣闲暇之际写了本《三字经》!或许可以普及于大唐义务教育学堂,作启蒙之用。”

  李世民大感兴趣:“可有成书?”

  柴令武道:“自然!已经交经总管大人了…”

  内侍总管闻言告罪离去,不一会儿取了一摞装订成册的书籍!李世民接过一本。翻开了封页。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一开始,李世民只是小声念诵。

  但随着读下去,声音渐渐变大,在大殿上空回g。

  三字一组,六字一句,简单明了,却蕴意深远。最重要的,是这些起来琅琅上口,极有韵律。

  李世民越读越心惊,越读越是敬佩!翻到最后,至“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时戛然而止,颇有些意犹未尽之意。

  念完一遍之后,居然就记下了几百字。自古以来,尚未有过这样的文章。

  “尉迟爱卿,你可记得一些内容?”李世民稍一沉吟,向尉迟敬德开口问道。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尉迟敬德直接就背了长长一段。

  李世民又问了几个武将

  人人都背出了一大段。

  李世民再读一遍,又问了尉迟敬德等几名武将,较之刚才,他们又多记了一些。

  顿时,大唐君臣脸面都变了,众人倒吸了一口冷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