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 万事俱备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他撰写打磨了几个月的话本中的第一本三国演义,也已经完稿,只等着正式发布。

  程小楼这一生只痴爱京剧,之所以花费几个月的时间,把三国捣鼓出来并不是为了以此牟利赚钱,而是为了京剧服务。

  一部三国演义,包含了不知多少经典剧目。

  没有三国打底,硬生生将那些经典剧目拿出来,不管是代入感和故事性都会差很多。

  如果不是因为时间和精力跟不上,程小楼甚至想一口气将那些经典剧目对应的每一本话本都写出来。

  以三国中的人物和故事为元素的经典剧目实在太多了,最著名的有定军山、群英会、失空斩、龙凤呈祥、捉放曹、空城计、借东风、甘露寺等。

  关于三国题材的京剧,程小楼以前还专门有过这方面的研究,他记得有部名为三国戏曲集成的著作,一共搜集了五百多出三国题材的戏。

  中国古典戏曲和血缘关系深厚,两者经常相互作用、相互参定、同步发展。一部史,就是一部活的戏曲史,而一部戏曲史,又是一部活的中国史。

  而在程小楼看来,中国戏曲从萌芽到成熟的各个时期,三国历史故事都是重要的题材来源,作品数量众多,影响巨大,搬上舞台也较早。

  据旧题颜师古大业拾遗记水师图经记载,隋炀帝时,就已用木偶戏的形式扮演三国故事。随着宋杂剧的出现,由艺人扮演三国人物的三国故事登上了戏曲舞台。

  据程小楼所知,京剧中故事最多的三个时期一个是宋代,一个是隋唐,还有一个就是三国。

  在这三个时期当中,三国题材的戏是最多的。

  再加上隋唐和宋代都各有三个世纪,三国只有半个世纪,所以说三国戏的密度非常大。

  三国演义这本出来之前,三国戏已经演了好长时间,也可以说三国演义里面的好多故事,是戏曲中出来的,就是戏曲在前。

  而三国演义出来之后,很多文人墨客和民间艺人根据三国演义又编了很多戏。

  程小楼之所以将三国作为第一本为京剧服务的著作,也大多基于这些原因。

  一旦有了三国这部著作打底,以后再把跟三国相关的一些戏拿出来,也就变得顺利成章多了。

  无根之浮萍,终究是不容易立足。

  当初刚到龙城时,若不是形势所迫再加上机缘巧合之下,他也不会一口气就拿那么多出戏出来。

  按照程小楼的最初计划,是先写书,再写戏。

  “不过现在也为时不晚,就用三国这部书作为六哥刚成立的京剧文化艺术公司第一个项目吧。”

  看着自己这几个月的心血结晶,程小楼用力伸了个懒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如今万事俱备,终于可以启动那个一直压在他心底的计划了。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