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惊闻噩耗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攻打无果,士卒疲惫,诸侯又想要放弃。

  当时武王姬发、东伯侯姜文焕、南伯侯鄂顺不得不召集诸侯共同约定,先破商而入朝歌者王之。

  或许是封“王”的诱惑太大,一时之间,六百诸侯全力催动手下士卒攻打朝歌,但鲁仁杰以善守出名,有他守城,又哪里是那么容易的?自然无功而返。

  过了几日,他们聚在一起商议,认为帝辛敲骨剖胎,广施土木,压榨百姓,众百姓早对帝辛痛入骨髓才是,或可写书告示百姓。

  然后他们便陈述帝辛种种恶行记录在纸上,而后绑在箭上,找几位善射的大将,将这书射入城中,有数千只之多。

  也亏得现在已经发明了纸,不然将信息只能刻在箭可麻烦了,而且百姓捡到了也未必会看。

  当夜至三更时分,朝歌城四门大开,父老军民人等,俱都齐出大呼曰:“吾等俱系军民百姓,愿献朝歌,迎迓真主。”喊声动地。

  一堆诸侯兴致冲冲带兵冲进了朝歌,生怕跑得慢了,让别人得了首功。

  结果却被武成王守株待兔、以逸待劳、关门打狗,然后死伤无数。

  后来听说是因为有几位百姓、几个儿童不幸被劝降的书箭射死,家里人便带着书箭去报官,然后便有了武成王将计就计的那一幕发生。

  乔坤听到此处,却只觉得荒诞,这种事情也可以的吗?

  不过他又想这种发展才是正常,相反射书进入朝歌,百姓纷纷投降才不可能。

  为了保证更多百姓看到书,书箭数量定然不能少了。数千已经是足够保守的数字,搞不好联军其实是射了几万只箭进去。

  这可真是万箭齐发,箭书中有几只乱失射死几个百姓也是有可能的。

  何况朝歌城又宏伟,为了保证能射箭入城中,选的肯定都是勐将硬弓。寻常百姓挨上一箭,又哪里有活命的道理?

  人在家中坐,箭从天上来,这才是无妄之灾。

  那你想他们的亲友会怎么办?反会帮助杀害亲友的人吗?

  杀父之仇,杀子之仇,在如此深仇大恨面前,这些百姓哪里管所谓帝辛“荒淫不道,苦虐生灵,不修郊社,绝灭纲纪,杀忠拒谏,炮烙虿盆”的大罪?

  如此便发生了两百诸侯惨死的祸事。

  据说当日武成王冲溃乱军之后,还趁势冲出朝歌城,在联军营帐中左冲右突,联军有数百万之多,营帐极大,慌乱之下,首不能顾尾,尾不能顾首,损伤也是不小。

  这一战诸侯牺牲颇多,现在还活着的只有四百多。

  也就大周的军队与姜文焕的军队素质极高,并不慌乱,反而掌握主动,四处救援。

  只这一战,双方损伤便有六十多万,真的是血流漂杵,血雨腥风,只怕朝歌附近的田地,都会更肥沃。

  乔坤心说,射书进入朝歌,这可真是大聪明的做法。围困朝歌些时日,徐徐图之,未必不行,只是直接对城中万箭齐发,就有些逗逼了。

  想也知道,鼓动百姓献城这种事情,便是数千百姓也未必能成,毕竟城有士卒看守。

  射了几万箭过去,便是没有百姓受伤身亡,也有可能落入守军手中,事情也早已经不机密。

  这些诸侯居然还想抢功,真是天真。

  这么想着,却见姜子牙欲言又止,便问何事,他感应到这不是什么好事。

  姜子牙犹豫半晌,终于还是说出口,“大周公主姬昕柔死在乱军之下。”

  “小姐姐?”乔坤忙道:“怎么可能,小姐姐她只是一个寻常的大夫,又不是武将,如何会死在乱军之下?”

  姜子牙道:“当夜武成王趁乱偷袭军医馆,公主为国捐躯。”

  捐躯,好一个捐躯。乔坤心中痛苦万分,他从没有想到会失去小姐姐,“姐姐她……遗体可在?”

  他把那个“小”字去掉了,只是姬昕柔却永远听不到了。

  “烧了。”此时为了避免疫病,尸体都是火化了的。姬昕柔虽然是大周公主,也不能例外。那死去的诸侯,也都火化了事。

  姜子百姓哪里管所谓帝辛“荒淫不道,苦虐生灵,不修郊社,绝灭纲纪,杀忠拒谏,炮烙虿盆”的大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