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中书街(149)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回眸中书街

  一四九城市与女人

  从上世纪末到如今,在神州大地上轰轰烈烈开展的大兴土木的城市改造中,真的使得不少的城市旧貌变新颜:大道辽阔高楼林立,不管是千人一面的塔楼还是各种各样被人吐槽的奇怪建筑纷纷拔地而起,白日里,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好不热闹而到了晚上,又有灯红酒绿笙歌飘飘,就被说成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成果。

  只是有趣的是,对那些越来越大的改变虽然一直极力鼓吹,但绝大多数人却根本不买账,如果去京城,当然还是去看故宫爬城到杭州还是只看西湖和雷峰塔上海的豫园城隍庙游人如织,到苏州去一定要看江南园林艺术,到武汉如果不去登黄鹤楼到汉正街逛逛就等于白来而如果来宜昌旅游,还得清早到福绥路过早宜昌话:早点,逛一圈三峡大坝三峡人家回来已近黄昏,在老城区的那些老街小巷转转,随便找一地皮摊宜昌话:路边小摊喝点小酒,吃点小菜,听点小歌吹点小风,听其他的食客用宜昌话说些宜昌的故事,那才算是真正到过这座很有些特色的水电城。

  上世纪末的时候,有人曾写道:献福路新民街与民主路的交叉路口,旧时曾是宜昌城内的繁华商业区,各种店铺均设于此。如今在路口,还有一间水房,这可能是宜昌的最后一间水房了。卖水的张老太多岁,孤身一人,在这里卖水多年。现在自来水一毛钱一担,一天只卖得一元多钱。张老太眯着眼睛说:“想当年生意好的时候,排队,一分钱一担,一天下来能卖个多块。”张老太在这里一坐就是几十年,历尽了世事的沧桑,也看尽了历史的云烟。

  在那篇文章中,作者把那间水房比喻成一个行将入土的老妪,非常恰当而且很贴切。

  于是,有人就把某些城市在城市化过程中既在老城区保留自己原有的特色,又在新区大力建造高楼大厦,就被形容为新婚不久的年轻少妇,既还带着少女时代的年轻与冲动,也包含着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向往,既还残存着未婚前的恋爱的感觉,又有了婚后两情相悦夫妻生活的甜蜜,使得走在那类城市的大街小巷,现代气息扑面而来,而传统文化却依然无处不在。

  也有人将科技进步市场繁华高楼林立车水马龙,而且现代化程度高度发达的城市形容为是脸上涂脂抹粉身上绫罗绸缎在形台上走着猫步的漂亮模特,尽管外表光彩照人,可如果铅华洗尽,就会发现在她们身上总有那么一些舞台上看不见的暗伤和软肋,文化底蕴不足,个性不突出,缺乏艺术的张力和十足的美感。

  有人将那种因在老城区保留自己原有的特色,又在新区大力建造高楼大厦,就被形容为新婚不久的年轻少妇,既还带着少女时代的年轻与冲动,也包含着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向往,既还残存着未婚前的恋爱的感觉,又有了婚后两情相悦夫妻生活的甜蜜,使得走在那类城市的大街小巷,现代气息扑面而来,而传统文化却依然无处不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