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而动(11)第1/1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随风而动

  随风而动

  十一芝兰谷

  对于他的那位远在河北的老同学建设年过花甲才开始学吹单簧管,身在王昭君的故乡秭归芝兰谷的游客中心前的平坝上无聊的踱来踱去的权先生唇边露出一丝微笑,他想告诉他的那个老同学:建设,这样的文艺范早在年轻的时候,我就已经玩过了呢。

  早上吃过肥肠面,权先生和几个人乘车从宜昌出发,沿着翻坝公路到达秭归茅坪,然后再开上一段爬坡山路,便到了距离中心城区公里的芝兰谷景区。因为屈原在离骚中说:“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所以这里就被说成是那个古代浪漫主义大诗人植兰养蕙之地。其实在权先生的眼里,那不过就是一条达公里的人烟罕见的深山峡谷而已,风景不错,山峰腾空跃起千米,绝壁喷白,青山拥翠,峰柱如林,就构成了一道美轮美奂的风景卷。除了空气清新,权先生站在劈山而建成海拔米的游客中心,感觉到的就是万籁俱寂,还有高处不胜寒,心想如果在这里拉一曲空山鸟语倒是很贴切的。

  权先生在宜昌四中读初中的时候就已经会拉二胡了,那时的四中是综合中学,初高中都有,是高一二班的田昌华点拨他的,学的很认真,而且拉的很正规,什么华彦钧的二泉映月听松,刘天华的良宵黄怀海的江河水和赛马都拉过,现在几十年过去,还能拉得有板有眼,班上当时有不少男同学都听过。记得有喜生亚平远节等等。

  芝兰谷是一个新开发不久的高海拔的地质景区,放眼望去,重峦叠嶂的山峰烘托出群山耸峙,峡谷幽深,绝壁险峻,峰柱宏伟的特点,景区游览就是沿着人工开凿的便道基本上是在大山的脊梁上攀爬。沿着满青苔的山石旁拾级而上,时而在光秃秃的山脊上暴晒,时而又穿行于幽静的树林之中,鸟叫和草丛中的小动物一直相伴左右,权先生突然有一种西游记中“大王派我来巡山”的奇怪想法,却也意识到自己的一些过往真的也有些妖孽。

  其实,权先生的文艺基因全有赖于他父亲所赐,民国时期,有些文艺范的他的父亲花了四十八个现大洋托人从广州买了一把意大利小提琴。且不说四十八个现大洋在当年本身就价值不菲,就是说整条三新横路现在的四新横路上也就只有他家有小提琴,算不算得上是有些另类?反正,权先生和他哥哥学拉小提琴就是他父亲亲自教授的。

  权先生的父亲显然对小提琴的练习很熟悉,知道小提琴练习曲的学习顺序是从沃尔法特到开塞,再到马扎斯克莱采尔大顿特帕格尼尼,按照从易到难从低到高的顺序练习的,不像他的老同学念时后来知道的上世纪七十年代市文工团招收的新学员,扔一本舞剧白毛女或者红色娘子军的总谱就让他们自己到福绥路的工人文化宫当时的市文工团驻地的葡萄架下练去。权先生记得他那时常拉意大利人开塞又被译为凯塞的练习曲,一共课,因为后来没人指导,只拉到十一课就拉不下去了,再后来,那把小提琴不知什么时候就被他的哥哥给弄不见了,不然的话,如今也是一把老琴了,自己也许也是个音乐界的大咖。

  人的爱好除了家庭熏陶,环境和条件以及时尚流行也很重要,权先生读中学的那个时候,正是风行一时的无线电热,就跟着同校高三二班的聂新建学过无线电知识,什么三极管二极管电容电阻,从矿石收音机到后来的电子管电视机,他都能手到擒拿。有趣的是,权先生还学过绘画,素描是按照一本德国艺术解剖学临摩的。后来在谈恋爱的时候,还装模作样的让那几任女朋友都当过模特儿,那些年,女孩子还不那么崇拜物质,对于一个颜值不错还很有文艺范的小伙子的崇拜就和周星驰说的那样:“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权先生现在的家庭影集里还留有一张年在西陵公园现在的儿童公园温室当时俗称玻璃房子,位置在现在的海盗船附近旁边照的自己拉小提琴的照片,千万别以为他是为照相而摆造形,也不要以为他是和照相馆里面那样只是把小提琴当做道具,当时为他拍照的林志强知道,他那个时候拉的正是开塞的第七课。

  站在芝兰谷峰顶看风景的权先生又想起了一个可以证明自己当时很有文艺天赋的老同学,那就是当年宜昌四中初一六班的迎伍。

  作者闲话: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