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南下(19)第1/1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一路南下

  十九记者采访

  江汉日报记者以下简称记者:东巩作为襄西根据地中心,又是当阳地委年月,江汉区委决定,将一二三四地委分别更名为洪山鄂中襄南当阳地委的所在地,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你作为东巩乡的乡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王乡以下简称乡:平时,我们的乡干部由两名南下干部和一名当地干部组成一个小组,分别到下面的村组做农村工作,主要是通过访贫问苦,宣传党的主张,告诉大家,人民政权市来领导大家分田分地过好日子的,解放大军就要来了,国民党的统治不了,从而达到发动和组织群众,展开工作的目的。

  记者:我注意到你刚才用了“平时”这个词。

  乡:这不是明知故问吗?荆门战役要打响,现在的工作重点就是支前!和彭书记强调的那样:“出粮出力总动员,打倒敌人享平安!”

  记者:你们的工作难度是什么?

  乡:当前就是动员民夫,组织担架队。可是国民党反动派勾结当地的地主恶霸造谣破坏,散布“担架队出去后就不许回来,都得穿上军装当兵”,还有“共军打过江去,国军就会来占江北”的谣言,故意扰乱人心,导致一些群众害怕出夫支前,甚至编入担架队后,就装病或外出躲起来。二是部分民妇担心自己的男人上了火线和支前以后家里的田无人种。

  记者:针对这种情况,你们做了哪些工作?

  乡:我们召开群众大会,告诉大家,国民党已经一败涂地了,根本没有力量反攻,积极支前就会加快襄西解放,使大家早日过上好日子也挨家挨户的进行走访,告诉大家,担架队根本不上火线,战斗结束,将伤员送下来就会按时回家同时,一旦发现造谣惑众分子,立刻追查处置。为了解除支前后家里无人照顾的顾虑,我们实行的是公平合理给价包运制,还组织群众帮助支前民夫家里的生产生活。

  记者:王乡,作为一名南下干部,你在工作中会遇到哪些困难?

  乡:北方和南方有很多的不同,从来没经历过南方山区这么浓密的雨水,也没有经历过这么闷热的气候,除了语言不通交流有些困难,还有水土不服,缺医少药,使得不少南下的同志生病甚至一病不起。不过,我们都是党的干部,无论在哪里都是为党工作,也是为革命做出贡献。我很欣赏那句话:“共产党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

  记者:到了东巩,我们听到了王乡的不少传奇,你能给我们讲讲吗?

  乡:我没有什么好讲的。

  记者:我们听说王乡总是亲自带着担架队随军作战,我们可以把你身先士卒的这一点写进相关报道中吗?

  乡:不可以,还是多写写我们东巩的群众吧,没有东巩的群众的大力支持,没有襄西解放区人民作出的巨大牺牲,我们的解放事业和我们开展的工作都会一事无成。

  年月日,江汉日报以“荆当民夫忍饥抬伤员,南远担架冒雪上前线”为题对荆门战役中,襄西地区支前工作进行了报道。报道中说:“月日,南远县半天集合民夫名,行军时一连下了天雪,天冷路难走,但民夫情绪仍然很高,一路高唱解放战争两年半的歌子,并能遵守纪律。他们主动向新区老百姓宣传说:解放军是人民的队伍,帮助解放军就是为自己。”

  报道中果然没有出现王乡的名字。

  作者闲话: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