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南下(8)第1/1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一路南下

  八校的心痛

  蒋介石当然也很喜欢陈赓。这位时常以“校”自居的国民党总裁当然知道所谓的“黄埔三杰”说的就是:“蒋先云的笔,贺衷寒的嘴,陈赓的腿”。

  说到陈赓的腿,还得从年月说起,那一次,蒋介石作为东征军总指挥再次率部东征,而黄埔一期学生当时的连陈赓担任他的护卫。结果在广东华阳,东征军像潮水一般的溃退,陈赓上前阻止也不见成效,就请求蒋介石赶紧撤退。校却坐在地上,拔出短剑,举到胸前,泪如雨下的说:“我在黄埔一再教导你们,战死则罢,不战死则杀身成仁,今天我要实现自己的诺言,不辱黄埔之威名”

  可是陈赓根本不等他的话说完,背起校就跑,爬过泥泞的山坡,跑过无路的草丛,趟过湍急的小河,就算校再轻,据说陈赓一口气也奔跑了二十里,直到脱离险境。这件事传开以后,所以才会在黄埔军校有“陈赓的腿”之说。因为既是黄埔生,又会打仗,还和校有过这段生死一念的交情,谁都知道陈赓在校当上总司令以后,飞黄腾达指日可期。

  可是陈赓从来就没有让校省过心,先是“清党”的时候,拒绝登报声明脱党,毅然离他而去后来在上海被捕,惜才的蒋介石十分重视,特地把他押到南京,把手按在陈赓肩上再次劝他弃暗投明效忠党国,再次被拒绝。杀了又可惜,不杀又恐怕后患无穷,杀了又会被人说忘恩负义,思前想后,索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虎归山算了。

  可是陈赓就和另一个黄埔生林彪一样,后来都成了校的心头大患:林彪是因为低调而没被校看在眼里,谁想到后来就成了国共军事力量发生转折的重要之人陈赓倒是校一直很看好的“可以带兵之人”,可就是死脑筋,完全辜负了校的一而再再而三的苦心,从“一帮流寇”打来打去居然成了气候,居然成了由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第九纵队和八十三军共个旅师万人组成陈谢兵团的司令官,成了一代战神。

  年月日,刚刚视察过被胡宗南占领的延安可是却被那座破败的小城和那些毛泽东和中共领导人住过的近乎原始的窑洞说有所触动的蒋介石在接到有关共军南下的报告时还没往心里去,认为不过就是流窜和试探而已。直到有人捡到了刘邓大军遗留下的一张湖北地图因为把全部精力集中在陕甘宁和山东战场上的蒋介石才突然恍然大悟: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个纵队万人挺进大别山,晋冀鲁豫野战军陈赓谢富治万人的兵团挺进豫陕鄂,陈毅粟裕率领的华东野战军外线兵团挺进豫皖苏的三头并进正是毛泽东军事战略思想的过人之处,也正是解放军发动战略反攻的信号。

  同时,也因为这个由陈谢刘邓陈粟发起的,被毛泽东称为“破釜沉舟”的背水一战,到了年初,战争已经主要不再在解放区内进行,也不是被“围剿”,而是在国民党统治区激烈进行了,国民党军队被迫由战略进攻转变为全面防御,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意义极为深远。在如今的党史和军史中,对当年毛泽东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谋略和人民解放军逐鹿中原奋勇南下的壮举,依然充满敬意,令人赞叹不已。

  而当年曾经担任过第九纵队司令员跟随过陈赓谢富治大军一路南下的秦基伟对陈谢两人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印象极为深刻。秦基伟认为,陈谢打得最漂亮的一仗,就是突破黄河天险:“如果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形容为给蒋介石当胸一拳,那么陈谢兵团过黄河就好比是朝蒋介石肋骨上又踹了一脚。”

  这当然也是蒋介石的心痛之处。

  作者闲话: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