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行歌 第七十八章雷法【求收藏,求推荐,求月票】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世间最多的,还是以怨报德之人,强权强加给他的,他只会感恩戴德,而出于善意的给予,在他们的眼中,无匮于是可怜他们的施舍。

  王元宝不打算去管那个女孩与那个男孩的事,这是闲事,救人一命,已经是天大的恩情,而王元宝也没有存着让其报恩的心思。

  出拳与否,还有出拳之前心中的善恶相悬,这些都是让人不能视而不见的,街巷之中的那三个壮汉,他们之所以会去殴打为难一个骨瘦如柴的女孩,是因为她偷了东西。

  善与恶,本就不成对比,小善不足言,大善却足畏,收买人心,做道德是非观的,足以让为大善的人畏惧,而恶却不一样,小恶为人厌恶,大恶却令人畏惧,着实有些讽刺,那些实指大善之人沽名钓誉的,在大恶的面前,却是毕恭毕敬,唯唯诺诺。

  女孩为的是小恶,偷盗,无论大小,皆是恶,那三个壮汉对其进行殴打却也是人之常情,人,厌恶偷盗,这与杀人放火还大不相同,但是因为饥饿就可以去偷盗?

  面对死亡,尤其还是饿死,这样最令人恐惧的死法,倒不如吃饱做一个饱死鬼,死在拳下也是不亏的,只不过,那三个壮汉却存了为恶的心思,所以才会死。

  王元宝想了许久,也不能理出一个头绪,这些道理,都是圣贤书上的道理,经此一事,王元宝不自觉地就代入了书上圣贤的道理。

  结果却是,越来越糊涂。

  渴死不饮盗泉之水,这样的执拗,在如今的世道之中,却是极为蠢笨的,人之将死,那些礼教道理,在死亡面前苍白无力。

  就像是偷馒头的女孩,她之所以偷,是因为她饿,面对饥饿,明知道后果,她还是愿意去偷,这与圣贤书上的道理,背道而驰,这才是令王元宝最为不解的。

  夜里的景致,与白日里的景致,在昼夜交替之间,悄然转换,如果说夜里的诸城是灯火人间,而如今白日里的诸城则是烟火人间。

  只不过,这烟火气里,还夹杂着些许冷掉的血腥气。

  诸城府这座繁华的一天,却是从吱吱呀呀的摇橹声中开始的,铁沙江自诸城穿流而过,在街巷之中,氤氲着温润。

  韩慎打着哈欠,昨夜的血色,可是让他兴奋了许久,少年人的热血,就在于此,见了旁人避之不及的血腥,一反常态,最是兴奋。

  而姜阿源则是神采奕奕,看着在街巷窗下河水之中穿行而过的舟船。

  诸城,也该辞去。

  行路就是如此,无论再如何迷恋所经历的风景,也只能转身离去。

  好在,王元宝还灌了一壶酒,而姜阿源则是买了发簪,可以留住些许诸城的记忆,不过,韩慎却是没有这般的心思,他记住的,只有诸城草市里的那碗面。

  绿杨如烟,铁沙江缓缓流过,这样的日子里,最适合放纸鸢,王元宝等三人却没有这个闲情逸致,不过,纸鸢飞天,那份翱翔的风采,倒是可以领略一二。

  一行人在铁沙江边的山野大道上走着,虽然只是走出龙场镇百十里,但行路的艰难,却是尽数吃到,王元宝脚上穿的,是一双草鞋,而姜阿源和韩慎穿的则是布鞋。

  行路行路,靠的就是一双腿脚,也亏得姜阿源和韩慎的好毅力,虽然也是娇生惯养的少年,但是竟也在这最是辛苦腿脚的路途中坚持了下来。

  人贵在坚韧,在困苦中仍旧不改初心,明知道前路困苦艰辛,在未知与寂寞之中挣扎,却仍选择向前,才是真正的勇气。

  一路向南,路上的风景渐渐与诸城府不同,龙泉王朝之下的地方广阔,行的却是郡国并行,有州郡,也有封国,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用在这里,最是合适。

  若是说诸城府给人的印象是繁华与热闹,这沣水国却是一派淡然与安详。

  只不过让人最是叫苦的却不是行路的困苦,而是脚下的路,诸城府的山野大道是由青石铺就而成的,就连山野中也是碎石铺就,而这沣水国的官道,却是实实在在由人走出来的。

  世上本没有路,只是世间的人却不能没有路,所以走出来的,无论宽窄,皆是路。

  铁沙江五百里水路,王元宝一行三双草鞋,而姜阿源和韩慎穿的则是布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