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树下佛,蛰龙动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桃花寺里静了下来,大雄宝殿静悄悄地,住持老和尚并未睡着,推开以佛法封闭的大门,时时来自九幽深渊里的呓语,如何能够睡着。

  世尊泥坯前的长明灯,嗤嗤地爆着灯花,世尊泥坯的面目明灭不定。

  “该来的,总会来,就是再怎么躲,也是躲不掉。”住持老和尚叹了口气,庭外老桂树不同于往日,寥寥可数的深绿间,夹杂着几抹柔嫩,还有嫩黄的花苞。

  “老朋友,等到你开花真是难啊,在挂角寺是这样,龙抬头,花乃开吗?”

  苦笑一声,住持老和尚似乎是在自问,但回答他的,只有微风抚过树叶的簌簌声。

  蓦地,他猛然回想起那片星空下的往事。

  许久不曾回忆,故事竟已长满了荒草。

  住持老和尚的思绪越过桃花山上的云和霞,向着南瞻洲极东的地方飘飞而去。

  长明灯倏地灭了,灯盏里的油已经燃尽,住持老和尚起身走向庭院里,老桂树的影,在阳光下忽长忽短。

  住持老和尚的故乡有个规矩,凡是到十五岁的少年人,须得求得一片桂叶,才能算是成人,除了代表着成人外,桂叶到手,祖先阴神的庇佑更是重要,这也是他为何不让王元宝真正出家的缘故。

  算算时间,王元宝再有一个月就该十五岁了,按照故乡的风俗时令,老桂树的新叶长出,接替旧叶,但除了花苞之外,叶依旧还是那些。

  住持老和尚转身走进了积香厨,等会王元宝从后山吃完桃后,就会回来,所以,粥还是要煮的。

  养成的习惯若是要改,还得费大功夫,就一如赵谦之秉烛夜读,要改还当真不容易。

  日夜皆昼,这便是赵谦之如今的习惯,涉及百家诸子旁支嫡脉,所花费的精力,着实不少,如果剔除修行人背后的这些势力,赵谦之会轻松很多,但南瞻洲毕竟还是这森罗天下的一方部洲,如此香火道统,又有何人不动心?

  升斗小民争利,百家圣人争香火,功德华服就是这般来的,庙堂之高,亦是如此。

  青虚道宗和无相寺的动静虽然不大,但是要瞒过稳坐钓鱼台的赵谦之,却是不能,如果连这等动静都探查不出,那南镇抚司在市井山上的郎官就可以以死谢罪了,贪婪是修行人永远不能摒除的原罪。

  长生大道本就是贪婪,生老病死是天数,也是亘古不变的规律,所谓仙,就是大逆不道,大道不逆只能会是凡人。

  先天生灵,可比肩道祖圣人的存在,就算是阴神,也能裨益修行人,但是其中的反噬与风险,却也是极大的,磨骨食髓,以血脉供养先天生灵本就是旁门左道,但仍旧有人趋之若鹜,为得便是个道下长生,也真是可笑。

  洞天之下,骊珠第一人,未满百年便登临凡夫武道缥缈无上的十一境,何等惊才绝艳,凭借的不仅是莫大机缘与天资,还有他眼中的两条先天蛰龙的阴神,但洞天崩塌后,龙脉衰落,骊珠破碎,他的下场如何?磨骨食髓,供养着两条蛰龙阴神,再如何惊才绝艳也落得个遁入空门,靠着佛法苟延残喘,凡夫武道十一境,也跌落十境。

  赵谦之随手拂灭灯火,冷笑道:“既然如此想要,我便送你们一场机缘,至于吃不吃得下,就看各自的造化。”

  弹指一挥间,数十道沉寂剑光划破云霄,其中所述的,是那些人最为渴望的东西。

  北阳王城太安,虽然已经三更时分,但不设宵禁的街市依旧繁华,烟火繁盛,映照得金水河成了条金带,横亘在这太安城中。

  邋遢道人谢宗师此刻正在烟花巷中开怀畅饮,桌上的珍馐美味虽然不及东神洲,倒也别具风味。

  但谢宗师最喜欢的,却是这烟花巷里的醉花荫。

  “若论治国,稷下学宫还有那老头子教出的书呆子确实有一手,三家分晋后,北阳的底子最弱,衣冠南渡后,孱弱割土裂地苟且求和数百年,如今却能反客为主,逼得龙泉南楚年年割地求和,繁华景象如此,确实比诸百家诸子要强上许多。”

  喝完酒盏里的最后一滴酒,谢宗师打了个酒嗝,满意地拍拍肚皮,顺手抄起盘子里剩下的鸡腿,一步三晃地走出酒肆。

  店小二赶忙拦道:“道长,您还没有给钱呢!”

  咬了口鸡腿,谢宗师从沾满油污的袖子里掏出枚玉佩,扔在桌上道:“明天去宰辅官邸去要。”

  说罢,踉踉跄跄地出门去。

  店小二拿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